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伏波岭

发布时间: Thu May 25 16:58:01 GMT+08:00 2017 来源 :


雄峙在渌江之畔的伏波岭,是古镇历史的第一篇。西汉时,伏波将军马援奉命南征交趾,他经过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有一个无名的山头,他来了,带来了千军万马,带来了人喊马嘶。他就屯兵在这个山头上。而今,他离去整整2000年了,不经意间给这座山留下了一个名字:伏波岭。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东汉名将,“老当益壮”、“马革裹尸”这两个成语就是这位将军留下的。

 

公元43年,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凯旋后曾屯兵在这里。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里命名为“伏波岭”,并在岭上修建了一座“伏波庙”。伏波岭岭不高而峻秀,渌江水水不宽而源长,圣庙凌空,雄伟壮观。可谓一方风景胜地。

 

timg (5).jpg

 

伏波岭不高,位于株洲县,濒临渌江北岸,前有石崖壁立,下有深潭。唐时建有伏波庙,1944年被日寇焚毁,1968年重建,现在外表依如旧貌。

 

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曾来过这里,写到:“渌口伏波岭庙内有许多菩萨”。当天晚上,他还在庙里住了一宿。现在,庙东边的一间小房里,专门辟着毛泽东的纪念室。

 

u=3227336508,2243471110&fm=27&gp=0.jpg

 

伏波岭正位于渌水汇入湘江的口子上——渌口因此而得名。岭不高,暗红色的沙岩,已风化了许多,上面覆满着厚厚的青苔。岭上到处是高大的柏树,即使是冬天,也依然郁郁葱葱的。

 

伏波庙的前面是一个小坪。在坪里,立着一尊马援的塑像,手杖着九节鞭,威风凛凛的。庙不大,里面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各路菩萨。这和百年前是一模一样的。 

 

u=22054436,4235373906&fm=27&gp=0.jpg

 

站在岭上,可以看到渌水从脚下绕过,几条渔船正停靠在岸边,而今,距离马援离去整整2000年了,不经意间给这座山留下了一个名字:伏波岭。

 

马援将军是幸运的,他做到了中国人所企求的一句话:“人过留名”。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