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迅雷何日起鱼龙--湖南醴陵游记(2)

发表于 Wed Apr 07 15:41:26 GMT+08:00 2021

分享到:
  • 出发时间/Sat Apr 03 00:00:00 GMT+08:00 2021
  • 出行天数/1天
  • 人物/ 和朋友
  • 人均费用/60RMB

【醴陵门】   醴陵门是醴陵城区的古迹精华之三。   从渌江桥往南,可见到街对面巍然耸立着一座古城门--醴陵门。城墙高11米,城门高8米,阁楼高7.6米。醴陵在历史曾归属长沙管辖,古长沙有老九门:醴陵门、浏阳门、碧湘门、清泰门、长乐门、端阳门、南楚门、湘东门、端礼门。不过现在的醴陵门两侧没有城墙,显得有点突兀而孤单。城门用大牌子遮挡着,不让人进去,不知道里面是在维修还是怎的,所以我也就只能站在桥头欣赏了一会。 【渌江书院】   渌江书院是醴陵城区的文化精华。   渌江书院面向渌江,置身于西山深处。它始建于1175年(宋淳熙二年),但开始是叫学宫,位置也不在西山,而是在东正街(与现在的东禅寺相邻),后才迁至现址。正式命名为渌江书院,是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也可算得上历史悠久了。   渌江书院山门在左权北路西侧,附近有“渌江书院”公交站,但过了山门又经过一道二门,却还不到书院正门,还要登高深入才得到达,可谓书院深深。二门的门联:“尊贤以醴,积厚成陵”,巧妙地将地名嵌入其中,却又有言外之意:“醴”音“礼”,“陵”意大土山,意味深长啊。   登山的一路上,风景宜人,什么日塘月塘象尊槐市,令人目不睱接,流泉飞瀑嶙峋怪石高冠大树古香廊亭和峰回路转的通幽曲径,都让人赞叹不已。所以渌江书院可称为园林式书院或山林式书院。书院附近还颇多文物古迹,如宋名臣祠、李畋殿(李畋是中国花炮祖师)、红拂墓(红拂是唐朝军神李靖之妻)等。   渌江书院隐藏虽深然而名气很大。朱熹、吕东莱、王阳明、左宗裳等古代先贤都曾在渌江书院讲学或担任山长,李立三、程潜、陈明仁、左权等现代名人都曾在这里求学,渌江书院足可自豪,足可流芳千古了。  【起元塔】   起元塔是醴陵城区的古迹精华之二。   醴陵火车站乘1路公交在城南的“玫瑰园”下,打开“高德地图”开始导航(要是不导航真的很难找):穿过马路顺泉湖路前行,可见中山南路的出口,从出口对面的一条小马路进去,约300米就可见到起元塔瘦长的身躯。不过最后100米可不好走,因为在搞基建,坑坑洼洼泥泞不堪。   起元塔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这个小山坡称为“马背岭”,我没骑过马,不知此坡是否像马背,不过如今小山坡已改造为近10米高的高台,即便原来形如马背现在也不像了。此高台是这一片的制高点(如果没有附近的高楼大厦的话)。台上是一个圆形平台,直径约60米,起元塔耸立在中央。塔为石塔,类锥形,八面11层,底层每面边长2.3米。简介上说“塔通高27.18米”,“通高”估计指的是塔的地基至塔尖的高度,其地面上的可见高度为18米多。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门上了锁,不知内部结构,但从塔身第二层的小门看进去,可见木梁、木地板和砖墙,由此推测塔内有砖砌的楼芯,而楼梯、地板均为木材。   起元塔始建于1851年(清咸丰元年),承载着醴陵民众的一个希望。塔名“元”为状元,“起”通“启”,意为开启状元之路。盖因醴陵从未出过状元,所以希望用此塔来堵住城区南边的山口子,不使“气”流失。我不懂风水,但觉得任何“气”,都应有进有出,就像世间万物有明有暗有阴有阳一样,“气”如果没有循环,就会潴留滞碍,不新鲜,缺乏生气。所以起元塔建在城北应该作用更大,可以防止霉气歪气邪气的侵入。 【财源塔】   财源塔是醴陵城区的古迹精华之四。   在“玫瑰园”乘1路公交在“桥西广场”下车,横越桥头,沿江畔步道北行,约550米即到。   这一段渌江宽约150米,沿河风光旖旎,碧波荡漾,大群白鸽在河面上空盘旋飞翔,河中心还有一个狭长小岛,估计宽不过20米,长不过100米,岛上一片绿色植物。   过了“怡轩”廊,就到了整修成圆形的平台,直径约55米,再一抬头就看到了财源塔。塔外形与起元塔有点像,但层数要少,为八面7层,底层每面边长2.6米,它还有基座(起元塔没有),但比较矮,基座每边长3.7米。塔也为石塔,其地面上的可见高度比起元塔稍矮,为株洲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财源塔建在渌江河畔,塔名意为“财源广进”,但我认为,财源塔刚建好时决不会叫这个名称,因为古人求财常建庙,供奉赵公元帅或送财童子甚至关圣帝,而在河边建塔是为了镇压河妖,不让河水泛滥,因此造这座塔的原意也应为“镇河妖”,渌江发起大水来也挺可怕的。后来人们来此膜拜,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病,顺便也求财,渐渐就演变为现在的塔名了。

评论
评论游记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