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中国民族歌剧传承馆”的思考
Fri Jan 18 00:00:00 GMT+08:00 2019剧评者:​黄书田

早在二十年前,我还在上班工作的时候,就有过一个幻想:在株洲打造一座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中国民族歌剧传承馆”。直到今天,株洲歌剧《英·雄》问世后,我的这一想法才更加坚定、执着和自信了。


(一)株洲民族歌剧的由来


1958年以前,株洲是没有歌剧的,株洲人也不知道什么是歌剧。1958年初,由中央建工部歌舞团下放来株洲劳动锻炼的一批北京人,给株洲带来了歌剧。他们在劳动之余,常常在工地、食堂及工人俱乐部里演唱歌剧选段或选场,很受株洲人的欢迎。他们水准很高,让株洲人大开眼界。他们演出的剧目有《白毛女》、《刘胡兰》、《血泪仇》、《赤叶河》、《小二黑结婚》等等。他们当中有剧团管理干部,也有乐手和演员。这批人共有21位,我称他们是株洲的“歌剧火种”。1959年上半年,株洲正式组建株洲市歌舞剧团。可巧,这批人全被留了下来,成为剧团的骨干,这更为株洲歌剧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前株洲的歌剧主要是学演外来剧目,培养自己的歌剧人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64年向空政歌剧团学演的民族歌剧《江姐》,株团在一年之内就演出了1000余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湘、鄂、赣、粤四省。很多人当时都知道,株洲有个相当不错的歌剧团。

 

A22A4145.JPG

 

(二)35年痴心不改,终于走到今天的辉煌


从1958年开始上路的株洲歌剧人,怀着对中国民族歌剧赤热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见本文附表《株洲歌剧原创获奖剧目一览表》可以看到,1984年的《小巷歌声》,使株洲歌剧的自创剧目一炮打响。以后,差不多每年都有自创剧目问世,每隔几年都会打造出一个重量级的剧目来。其中,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就有1988年的《从前有座山》、2000年的《沥沥太阳雨》以及2018年的《英·雄》等等。这是一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打拼过程;也是一条智慧加汗水的浇灌过程;更是一条对中国民族歌剧从《白毛女》到《江姐》中的红色基因的长期学习、感悟、积累、研发和创新的过程,是对中国民族歌剧最热情、最诚信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株洲打造一座“中国民族歌剧传承馆”,是一件很有理由、很有必要的大好事。

 

A22A4118.JPG

 

(三)打造民族歌剧传承馆,将会使绿洲更绿


我想象中的民族歌剧传承馆,应该是一座壮丽辉煌、功能完备、人见人爱的大型建筑。象悉尼歌剧院、象巴黎圣母院那样,叫人日夜向往、魂牵梦绕。


首先就史料和资料而言,她应该是一涨歌剧的海洋。内涵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当今的,也有古代的;既有延安的,也有株洲的,更有全国各地的,总之是丰富多彩、万紫千红。


其次,就运作功能来看,她应该是一座歌剧圣殿。里面的各种活动场馆,都应该是最具人性化、自动性和现代化的,也是最具助推歌剧发展潜能的活动平台,更是广受普通百姓欢迎的一块绿洲。这里应该是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年有大奖的歌剧之家,这里也应该是百花盛开、百草繁茂、其乐融融、美不胜收的歌剧乐园。


总之,我们期待着这座歌剧圣殿,能够早日在株洲这块绿洲上拔地而起,突兀矗立、敞开大门、笑迎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