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株洲莲塘坳镇巨田村除了接花船,迎丰收之外,当地村民还自发组织唱插话,传承立德守善的族训。
位于莲塘坳镇巨田村的张氏家族是当地的一个大家族,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明代开始,洣水上游巨田村的张氏家族就有唱插话的风俗,为了把这一文化风俗继承下来,还建造了张氏宗祠,专供唱插话用,也叫插话庙。
莲塘坳镇巨田村唱插话是攸县民间歌谣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诗与音乐的结合,属高腔哼吟,讲究出口成章,立句成文,不拘一格,借题发挥。唱词有七言的、五言的、四言的,语句多用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最初的“唱插话”是一种在家族宗祠进行的祭祀活动,以哼唱的形式演绎,其目的是祭祀本族祖先、向先人禀报本族后代发展情况,并祈求祖先为后人保佑平安、赐予后人福祉。代代传承中,唱插话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传唱的内容更健康,更富有生命力。
每到新春佳节,巨田村的张氏族人都要把祠堂重新装饰一番,挂上红灯笼,贴上喜庆的对联。张氏祠堂门口的对联上写着,立德守善是族训。
立德守善作为张氏家族的行为准则规范,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张氏族人,在立德守善的族训影响下,古韵悠然的莲塘坳镇巨田村,更是人才良将辈出,村庄和谐安定。巨田村张氏家族族训传承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家族中那些德高望重有文化有知识的长辈通过唱插话的形式一代代流传下来。
66岁的张良春是巨田村唱插话的传承人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日,他和家族里那些德高望重有口才有文化或崇尚文化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没有乐器伴奏,没有动作表演助兴,用方言依次吟唱。
每到元宵佳节,巨田村张氏祠堂开始唱插话的时候,村里的不少年轻人也会赶过来凑热闹,村里的长辈也会带着儿孙前来聆听。
目前,“唱插话”被列入株洲市“非遗”项目。在巨田村,“唱插话”也被定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日的保留活动,通过一辈辈人的传唱,一代代传承下去。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12月11日上午,株洲市首届非遗博览会、长株潭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市博物馆开幕,大批市民纷纷来到株洲博物馆(新馆)前坪,各色非遗美食已经摆上桌,街上人流如梭。[详细]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