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火龙又称香火龙,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人们用舞火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曾在茶陵原江口乡、桃坑乡、湖口镇、八团乡、小田乡、舲舫乡等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广为流传,现形成了以桃坑乡为中心,并辐射到周边有客家人居住乡镇。
桃坑乡位于茶陵的东南部,东邻江西省宁冈县,南接炎陵县沔渡镇,西依湖口镇,北连舲舫乡。该乡地处偏僻山区,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素有“文墨之乡”之称。自然景观优美,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峡长沟深,碧水长流,森林稠密,梯田层层,村民分居在群山起伏的林海之中,村庄之间,多有羊肠小道相连,地势东南高西北斜落偏低。村民绝大多数使用客家方言,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又与外界交流甚少,正因它的独特性和区域性,客家火龙就起源于此。客家火龙的传承主要以家族为主,但也有少数业余爱好者们自愿组合形成。
舞火龙是桃坑乡客家人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一种集娱乐、观赏、体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舞火龙一般在喜庆节日、乔迁或久旱求雨时,尤以春节、元宵为盛,意在驱除魔邪瘟疫,祈祷年岁吉祥,寄托希望,融洽感情的一种独有方式。
茶陵客家人舞火龙的习俗源于一个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条火龙飞过这里,它喷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得特别茂盛,五谷丰登;它一路飞过的村庄,家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于是,每年正月,老百姓就用稻草和竹蔑扎成火龙,用纸、绸糊上,照着火龙的模样,用彩笔描画把火龙绘得活灵活现,十分威武雄壮。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扛着火龙游街串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欣鼓舞,以表示老百姓对火龙的感激和怀念。从此,每到正月间,舞火龙的风俗,一直沿传到现在。
客家人对舞火龙情有独钟,它由农民自发组合,自娱自乐。火龙制作工艺较简单,舞起来优美而不繁杂。深受当地农民喜爱,只要锣鼓一响,人们就会翻山越岭,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共享欢乐,场面热烈欢快。几百年来,客家火龙代代相传,有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故繁衍至今。
舞火龙前,舞龙者把香火插满龙头、龙身、龙尾,扎上花硝引。舞火龙大多在晚上进行,队伍庞大,有火把队、灯笼队。舞时事先点燃龙身上的线香头,由3人各执一节默契配合,“火龙”在夜里舞动起来只见香火闪烁,花硝四射,香火越舞越旺,象征主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舞火龙有四个程序:即游龙、舞龙、送龙、化龙。
夜幕初降,客家火龙便出来游动,出阵时鼓乐齐奏唢呐一吹,便由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手提香篮领头,十几名青年男女高挑各种式样上书“龙游四境”、“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岁岁平安”等字样的彩纸灯笼紧随,然后是数盏龙灯跟随,7名乐手一路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殿后,在上百枝火把的照映下,在一群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下,客家火龙摇头摆尾,浩浩荡荡游走在山野小径;走过田垄,走进村庄。每到一户由老者送上一柱线香,主人鞭炮迎接,接着客家火龙雀跃而起,迅疾游至厅内,主人把灯一灭,客家火龙便在鼓乐声中穿梭腾舞起来,主人不停地燃放鞭炮,围观人击掌助兴。围绕村子走一圈后,来到祭祀的地方,由提香篮的老者,摆放好香、纸、蜡烛和祭拜的三牲,点燃第一柱香后,开始舞龙。
舞龙的套路主要有五式,五式之中可以自由变化。首先是“龙拜四方”,祝愿福到四方,四季平安,随即是“雪花盖顶”,接着是“团龙献花”、“黄龙缠柱”、“龙跳五门”。表演选择在一个宽敞的场地上进行,举火把和挑灯笼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中间点上三堆篝火,击鼓者擂响大鼓,“客家火龙”在密集的鼓点中,随着节奏一条接一条奔跑出场,圆场三圈后变幻队形,然后分成3队各自围着三堆篝火再转三圈后,面对神位定位。这时提篮老者在唢呐和锣鼓声中踏着音乐节拍迈着方步上场,同时挑灯笼的人跟随出场站立两旁,老者上场后点燃香纸蜡烛,完成祭拜前的一些祭拜程序工作,然后带领舞龙人拜四方,祭拜完毕由老者高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岁岁平安”等吉祥话语后宣布点火舞龙。翻飞的“客家火龙”随着鼓点、音乐轻重快慢的节拍,时而像潜龙腾空,追星赶月,时而像飞龙在天喷珠吐玉,鞭炮轰鸣,锣鼓喧天,掌声如雷,在火爆的气氛中,舞龙高潮迭起,时而一条龙呼的跃上一张四方高桌上舞起来了,人们顿时雀跃吹呼。集体舞龙的队形组合,步伐步态,单条火龙的特技表演,形态各异,变化层出不穷。
舞龙结束后,接着是送龙、化龙,把火龙送到河边沙滩上,设上香案,摆上三牲祭拜,叩谢龙神,然后焚烧火龙,恭送火龙回龙宫。
客家火龙除了在在茶陵县桃坑乡客家村民中流传外,茶陵县其它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亦有舞火龙的习俗。它除有固定的程式和招式外,亦可根据需要和场面大小有单龙独舞、多龙群舞等多艺术表现形式。
客家火龙的表演内容具有综合性,由诗文(一人祭祀)、龙舞(三人组龙)、鼓乐(鼓、锁呐等、独奏、重奏、齐奏)等形式组成。舞蹈动作很完整性,舞火龙的大部分动作有着相对规范的结构、曲式,各种套路的旋律、节奏、速度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代表性,集中表现出火龙的本色和特点。
客家火龙是茶陵县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节,这一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舞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客家火龙反映了当地人们为驱魔邪、瘟疫,祈祷年岁吉祥,是客家人寄托希望,融洽感情的一种独有方式和它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成为当地人体现民族凝聚力和教育培养后代的重要手段。2006年,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确保它得到保护、有序地传承和发展,经专家论证,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代表作项目。2008年,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曾龙祥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因茶陵洮水水库的建设,大部分客家人移民到茶陵其它乡镇,人们为了生计,忙于各种经营活动,更有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分散各地,告别了田园生活,也告别了舞火龙这一习俗;同时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审美方式变化,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舞火龙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兴趣。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约束,导致许多人认为“新东西”才是吸引人,而舞火龙等民族民间艺术是落后和守旧的,因此对其盲目排斥,使其生存空间变得狭小,现仅原江口乡仍保存舞火龙习俗,其它客家人散居的乡镇就难以再现此习俗。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