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槚山皮影戏(省级)
槚山皮影戏(省级)

 

槚山皮影戏.jpg


一、槚山与槚山皮影戏


  皮影戏,又叫影子戏。《搜神记》记载:“……影子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至其魂……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有影戏”。文中所述,李夫人的帷幕灯影场面,就是皮影戏艺术的雏形。故而,皮影戏出于汉武帝,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到明、清时期流行全国各地。


  槚山乡地处攸县西南部。与大桥、丫江桥连成一片,属丘陵地区。毗邻株洲、衡东、醴陵,历史上有一条攸县至株亭的古道连贯,古道给闭塞、纯朴的山区人们带来了希望,给经济、文化带来了繁荣。清代末期(1904年),槚山乡黄泥塘冲的民间艺人曾秋和、曾冬和(不祥—1943年)兄弟俩,他们只身去湘潭拜师于马世桂表演大师,同时,拜师于齐仕佑皮影制作大师学习皮影戏。两年后回到家乡,在槚山、大桥、丫江桥、带徒授艺数以百计。曾氏兄弟把皮影戏作为谋生的主要职业,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曾在攸县镜内组织8个皮影戏剧团,在邻近江西省、湖南省的株洲、礼陵、衡东、攸县巡回演出,博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知。皮影戏逐渐形成了槚山地区特色文化,人们号称“槚山皮影”。然而,槚山皮影又迎来了第三代传承人曾根和(1919—1994)曾根和11岁跟随大哥曾秋和学习皮影戏,有着很好的艺术天赋,加之吃苦耐劳,唱、做、念、打、皮影制作,样样精通,艺术造诣较深。1956年,带队参加湖南省皮影汇演获金奖,曾多次获省、市、县的金奖,被县文化馆评为“优秀民间艺人”。他与皮影戏走过了民国时期,解放后,建国时期以至改革开放时期。沧海桑田,饱经风霜,使皮影戏不致衰败,大胆地打破家庭式传承方式发扬光大。他带徒传承了陈松柏、欧梅玉、颜菊华、段珠生、宁曾伟雄、宁中华等人,为皮影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他所传承弟子在改革开放时期以至千禧年代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人人都能组团,常年演出在各个乡镇及邻近县、市。人们在庆典活动、庙会活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会请皮影戏班子热闹助兴。老百姓热爱皮影戏、欣赏皮影戏。


  代表性传承人宁曾伟雄(1968年),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相继在中央电视台《走进中国》栏目中推广槚山乡的皮影戏,在湖南卫视台《越策越开心》栏目与著名主持人同台演示皮影,他为首的槚山皮影1队,从九十年代起曾参加湖南省乡土皮影戏大联赛获银奖;株洲市“非遗”项目展示获金奖。在本地皮影大赛中获金奖;二OO一年、二OO三年参加全县文化艺术节“皮影一条街”大赛获金奖。近几年来,他努力传承普及皮影,在本地区中、小学生中进行皮影讲座,并带徒传授,在他的带领下,对皮影戏艺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人们习惯称槚山乡表演的皮影戏为“槚山皮影”。


  槚山皮影戏是由剧本、表演、音乐和皮影制作等内容组成的,是一名综合艺术。戏演唱剧种主要是湘剧,也有攸县地方戏。即:花鼓戏,渔鼓调,剧目以口述剧目剧多。


  2006年“槚山皮影”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受到了国家级地域性传统文化保护,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槚山皮影的表演


  (一)剧本


  攸县民间又称皮影戏剧本为“着本”。它分口述剧本和抄手线装剧本两种。剧本内容由中国古典神话、童话、寓言、民间故事为题材,在演出中,演员加上自己的对白和唱词,对白(台词)非常灵活。大型的古代神话故事,分段分节演唱。攸县民间称节子戏,它分文戏和武戏。武戏在武打场面中出现很多有创意的表演,可说是“戏中串戏”。


  口头剧本,是师傅口传心授,徒弟永不忘记,记在脑子的剧本。传承人宁曾伟雄授传剧目有:《刘伯温放主》、《还魂带》、《霸渡》、《龙凤阁》、《武云殿救兄》、《沙场斢子》、《潘阁救主》、《五台会见》、《艾家双子贵》、《四郎探母》、《下南堂》、《五代荣封》、《钟道下凡》、《下河东》、《青峰山招亲》、《七姐下凡》、《举狮观图》、《八方桥》、《四姐下凡》、《薛平贵回窑》、《谭三家子贵》、《四朝会》、《挂金牌》、《莲台山访贤》、《杨戬救母》、《百忍堂》、《女附马》、《劈山救母》、《京朝算命》、《借海兵》、《蜘蛛宝》、《渭水访贤》、《三关塘》、《三子贵》、《李良借殿》、《孟宗哭竹》、《双富贵》、《赦斢书》、《王祥卧冰》、《观音送子》、《对秀鞋》、《董永  父》、《磨府关》、《三星庆寿》、《罗卜寻母》、《云阳关》、《八仙庆寿》、《万里封侯》、《南阳关》、《瑶池庆寿》、《三打王英》、《火烧遥江》、《三进宫丑笑》、《陈朝三帝》、《拜佛求学》、《李广进贡》、《抢子登基》、《彭祖求寿》、《买鱼放生》、《彭雨林访广东》、《暗访英连花》、《韩湘子试妻》、《王德皇帝游江南》、《四季发财》、《店小二聚》、《傅公子嫖院》、《店小二聚亲》、《检金龟》、《一女许三郎》、《桃源洞》、《琼叔宝送财神》、《范丹朝南海》、《杀子谋荣》、《张羽煮海》、《马和尚推租》、《薛冬亮谋意》、《秦道士化缘》、《酒醉紫鑫城》、《彩谢记》、《天官赐福》、《麒麟阁》、《李四郎嫖情》、《麒麟关》、《卧龙买人头》、《龙珠宝马》、《高升超反朝》、《狸猫换太子》共计88种剧目。


  遗存的线装手抄本有:《西游记》、《二度梅》、《元朝天宝》、《粉庄楼》、《彩楼结掌》、《薜云贵征东、征西》、《入仙庆寿》、《华客档官》、《封神演义》、《甘露寺》、《天官赐福》、《定军山》、《古城会》、《天波府出兵》、《王虎平南》、《罗通扫北》共计16部,它记录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展过程。


  (二)道具


  1、“人物”模型与影子


  影子由模型在灯光下形成的阴影,槚山皮影的“人物”模型造型淳朴粗犷而不失典型,人物身形浑厚,手指若伸若握,分头茬、身段二部分造型。


  头茬。是指影子头部。包括脸谱和帽饰,按照戏曲中的生、旦、净、丑人物来设计制作。如:旦角的头茬,一般都是画成半月形眉眼,用色明亮,显得俊朗,洒脱、秀丽(图1);净角(花脸)与丑角,则会将眉目夸大,用色浓厚,或者在脸部增加几条表现骄悍或诙谐的面纹,往往通过几条线,就把人物的善、恶、忠、奸表现得活灵活现。但是,在历史剧目中特定的人物,如:关公、包公、扬戬就固定的相似造型(图2),头茬艺术特征:脸谱外型是四分三半侧面,通常叫“七分脸”。露出双眼,脸部圆(图3)。


  身段。由上身、下身、手、足四部组成,通高40cm。造型外简内繁,外轮廓线多是长弧线,而内部镂刻却比复杂,图案多采用圆形,扇形的图案,进行长短、宽窄、曲直等变化,具有对称、均衡的美感。影子身段除少数特定的人物外,大部分可以通用,换上头茬就行。(图4)。


  帽饰。帽饰分为帽、盔,它是区别不同人物的身份标志。帽有:禄仙帽、罗帽、如意帽、沙帽、乌纱帽、蜿帽、道帽、皇帽等;盔有:帅盔、五佛盔等(图5)其它帽饰:上悼丞相专用,扎金(打仗时使用)。


  戏中人物的道具。通常有动物如:猪、狗、牛、羊、马、怪兽、鸡、龙、狮、弓、弹;背景:有凉亭、桌、椅、桥、乔、花、树、草、鱼、虾、龟、刀、枪、车、棍;生活用具:扇、镜、等。


  (三)皮影模型的制作


  皮影工艺制作主要是指人物影像制作、道具制作、布景制作等,使用的工具特别,类似板画雕刻,做工考察,笔画圆润流畅,造型生动,流程繁多。


  1、材料与工具:


  材料:香纸、硬纸垫或硬薄牛皮,各种颜色的棉布,透明的硬薄胶片,小竹签子,麻线,鹅毛管,针。


  工具。剪刀,规尺,大方锉,小圆锉,锤子,中心圆锉,线锉,桨糊,胶水。


  2、方法与步骤:


  槚山皮影戏影子的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是制皮、制纸垫、描样、雕镂、上色、压平、订缀和安插签杆七个步骤。


  制皮。牛皮的选择上采用3—5岁的牛皮为佳,在制作时,先将选好的皮子在凉水中浸泡一个星期左右,浸泡时间的长短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来掌握,其间经常换水。皮子泡好后,先用刀子刮去里皮的肉渣,然后逐渐去掉里皮、刮薄、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当皮子刮好后,用水洗好,撑在木架上阴干即可。在制好的皮子上雕刻出影子、帽子的形状,不用上色,压平即可。


  纸垫制作。将香纸6—8张一叠,用桨糊胶好,锤子锤紧,以防松开,再用火烤干或阴干,由此做出来的形状就会显得厚重和结实。这样的香纸需做二块,上下对齐放在一起。然后用8块小竹片在这二块压紧的香纸周边上下夹紧,用线缝好,使之不松动,保证雕刻时形状的准确性。


  描样。使用“无墨画一行神”的作画方法。结合民间剪纸的艺术特点,采用镂空的图案,有圆形、半圆形、月牙形、扇形等,规尺(圆规)在香纸上刻出身子部、手部或足部的形状。


  雕镂。用大、小圆锉和线锉刻出这些形状;雕刻用刀十分讲究,要求刀法流畅,回转圆润。


  上色。把彩棉布按照各种图形形状剪好,夹在需要添上颜色的二块香纸中间,再用胶水将这二块做好香纸的完全粘合,用锤子敲紧,这样颜色就从香纸镂空处显露出来。


  订缀。这是身段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把已做好的各个部件加以联结和固定。首先用中心圆锉在身子部、手部、足部各关节点钻好对应的小孔,用线或铁丝按钻好的小孔连缀起来,使之连接起来,不紧不松,活动自如。再用两块薄牛皮围在上身的脖颈处作为安放影人头部的插口。


  杆签安装。杆签安是一根在颈部、作为主签,另一根在后手部。它的装订也颇有讲究,如果手艺不精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订好的竹签会不听使唤。在装订时,先把一根鹅毛管(在这里它有防滑的作用)剖开成二半,取约8厘米长,对折在竹签的顶头用线扎紧,再用一些线从鹅毛管顶头穿过,与颈部或后手部预先订好的孔,订成“十”字形连接起来,固定好。


  头茬。采用薄透明的胶片、硬薄牛皮和香纸制成。先用规尺在薄胶片上刻出人物的脸谱形状(多为圆下巴),再用剪刀剪下来,用一种特制的香墨把人物的五官(眼、鼻、耳、眉、嘴)画出来。最后用香纸或薄牛皮剪出颈部的弧形,用线缝紧在做好的脸谱上。


  (四)皮影戏舞台


  皮影戏舞台的搭建、简单、方便、可折叠,容易携带。通常以8根1.25米长的小木方,2根1.3长木方,加上一个八仙桌,可搭成舞台。八仙桌为舞台空间表演区,四周装置木柱子围上白布。前面挂上1.2米×2米白布做银幕,下脚布(兰色)0.6米×2米,舞台通高2米、幕帐1.2米,按上200W灯泡(以代煤油灯)。音乐区在八仙桌后面。


  (五)乐器


  1、器乐。


  皮影戏使用的器乐是:京胡、二胡、大筒,使用曲谱有《得胜会》、《满江红》、《节三昌》、《滚珠马》、《泣雪颜回》、《尾风》、《枫叶松》、《欢乐歌》等,这些曲谱都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定,它适合于很多场合。如:收兵回朝,出兵打仗、状元回府、传达圣旨、迎接菩萨等场面。


  2、打击乐。


  攸县民间称“打作”,一般有中音锣、钞、鼓、小锣、梆子、柞鼓。根据剧情需要一般有《五节头》、《二节头》、《四更清》、《霸王头》、《杉木头》、《救太平》、《再太平》、《长锤》、《小托四》、《抽统反则》。


  (六)演出


  演艺人员表演时,通过人工操作,让人物模型(由皮为主要材料制作)上台做舞台动作,并配以唱、白,而台前设有一层薄纱,观众看到的只演戏的影子,但很逼真、生动,故称皮影戏,亦称皮戏。槚山皮影戏以湖南湘剧为主。它在同一剧目中,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能表现剧中人物喜、怒、哀、乐。想唱什么调就唱什么调。如湘剧南路、北路;花鼓调、渔鼓调;湘剧高腔,在同一台戏中都会同时运用到。对白(台词),主要是攸县方言,有时夹杂一些湘、楚方言(长沙话、衡阳话)。有时一人演唱同台戏的每个角色,并且一人操作多个影子。

 

  四、保存与传承


  槚山皮影历经了一百多年的风雨路程。保存至今,它完全继承了“传男不传女”、“男扮女唱”和“一个人扮唱多个角色”的规定。然而,每个皮影戏班只有4—5人,人人都能吹、打、弹、唱,各个行当都能担当,特别是戏剧高潮时,操作表演人员手舞足蹈,同时演唱几个角色,操作多个影子,后台一个人,同时吹拉几种乐器,敲打多个响器,可谓是:各就各位,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表演古朴,寓教于乐。


  皮影戏班子常年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欢迎。在庙会期间,皮影班在庙宇里唱戏,信仰宗教的人们,唱“点戏”,叫还愿、许愿戏。由《彭祖求寿》、《寿星桥》、《八仙庆寿》、《瑶池藩桃》,观音菩萨生日:常唱戏有《艾西朝南海》、《观音送子》等。常见的婚庆生子的喜事《双喜临门》、《龙珠宝马》、《沙河成亲》、《谭家三子贵》、《潘哥叫祖》等,丧事唱戏有《还魂带》、《诸葛亮吊孝》、《樊犁花吊孝》等。这戏都出自于我国古代的历史长篇著作。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包公演义》等,故事情节,戏中的对话是演员自己随口而出,唱词不需要牢记。据宁曾伟雄讲授自己的唱戏经历,忘词了就必须凭多年的经验灵活运用,行里说“不怕胡说,只怕无说”。有时即便是忘词,机智应付,古话变为今说,也叫人喝彩。皮影班子组建简单,只要是具备个人才能,唱、做、念、打、吹、拉、弹、操就可以当皮影戏演员。在攸县境内现有9个皮影队、演职人员87人。他们在政府有效的保护下,正朝着健康向上,传承发展的轨道迈进。

 

  五、开发与利用


  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我们务必保护。在传承发展的今天,信息、网络、多媒体、电视非常发达,文化活跃。几千年的文化艺术能完整保存,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我们还需思考:槚山皮影戏遗保今天,是有一批敬业、爱艺的传承人,在忠贞不渝地坚持着。皮影戏传承主体不能掉,古老的皮影需要现代的包装和创新。如:剧目新创,编写有台词,有唱词,有曲调的历史故事的新戏剧目;影子的创作,我们可以雕刻艺术作品走向市场,影子的操作可以用动漫的形式展示,编写出新型的儿童剧目,走进儿童、年轻人的“乐园”;我们还可以走进旅游景点,让人们亲身体验演唱操作皮影等等。皮影戏前程广阔,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