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进正在制作祖传的中草药酒曲。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在株洲县渌口镇花园村的一个小山坳里,藏着一家小酒坊,米酒甘甜香醇。酒坊老板贺进是贺家米酒第四代传承人,也是株洲首位70后市级非遗传承人之一,这碗米酒凝结了酿酒人100多年的心血。
“酒曲是贺家米酒的灵魂,由数十种中草药研制而成。”贺进拿起一瓶米酒告诉记者,创始人贺廉甫是清朝末年湘潭县花石码头一带有名的郎中。他本人十分好酒,便以中草药研配了酒曲酿酒。入口甘甜、酒体绵软的米酒渐渐得到众人一致好评,从此“贺家米酒”一炮打响。
接力棒交到了贺进手中。2015年2月,她在渌口镇花园村建了一个酒坊,开始酿制贺家米酒。
“酒香不怕巷子深。”贺进一开始采取传统的模式在当地销售,对品牌、包装等方面也不注重,产品价格偏低,而她采用的制酒工艺比较原始,效率不高,成本却高。“半年内我陆陆续续投入了30多万元,而酒坊一直在亏损。”贺进坦言,曾经一度看不到希望,想过放弃。
近年来,株洲县文化馆多次带贺进参加省市非遗培训、交流活动,也带她参观多个酒类制作非遗传承人酒坊学习。“取经”回来后,贺进在保留贺家米酒的核心工艺同时,借鉴现代技术,建立起新的酒坊,改进制酒工艺,使得制酒效率大为提高,米酒的口味也更香醇了,成本降低了不少。
一坛好酒,“里子”是关键,“面子”也很重要。株洲县文化馆对贺家米酒“量身缝衣”,邀请专业广告公司进行策划包装及商标注册。2015年,贺家中草药酒曲制作技艺项目成为株洲县非遗项目。
“目前有5款不同的产品,主打非遗和中草药两个概念。”贺进表示,这些年多次参加省、市、县非遗展示展销活动,扩展贺家米酒的市场范围,现已辐射到长株潭一带。
线下铺开了销路,贺进还主动学习如何“触网”。目前,贺家米酒已经登陆株洲非遗商城,消费者点击鼠标就能送货上门。同时,她还将产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成了株洲县松西子社区田园山庄非遗展示馆里的拳头产品,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
“未来的生活,会比这米酒更甘甜!”贺进对百年米酒的新生充满信心。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12月11日上午,株洲市首届非遗博览会、长株潭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市博物馆开幕,大批市民纷纷来到株洲博物馆(新馆)前坪,各色非遗美食已经摆上桌,街上人流如梭。[详细]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