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3月2日当天,来自贵州铜仁、重庆秀山、花垣、保靖、凤凰、古丈、泸溪等四省市边区的上万余民众齐聚丹吉首市青镇河坪村,欢庆开年最重大的节日——调年节。大家用特殊的舞蹈、祭祀,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拦门酒是苗家人最隆重、最能体现主人好客的礼俗。
一大早,河坪村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数百名穿着民族盛装的苗家人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在一条苗寨小巷内,热情的苗族人民摆开拦门的阵势,为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苗家的祝福。拦门过后,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跟着法师向神灵祈祝风调雨顺。苗族同胞舞龙舞狮欢庆调年节,高昂的龙头和鲜艳的龙身时而游走,时而翻腾,如行云流水般飞舞着,传达着龙的神韵,渲染着节日的喜庆。
苗族同胞围成一圈跳起调年舞。
在河坝坪上,调年节最精彩的调年鼓舞在这里拉开,数十名身着苗族服装的表演者在这里围成一圈,踩着熟悉的鼓点跳起古老的调年舞。她们双手时而自然摆动,时而做耕地、插秧、搓麻等一年四季从播种到收获的劳作动作,展现苗家人的勤劳质朴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祷和祝福。表演现场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们纷纷拿出相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调年鼓舞”表现了一年四季从播种到收获的劳作动作。
“调年鼓舞节”作为吉首东部苗乡的一项重大民族节庆活动,是丹青镇原生态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于2010年被湘西州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河坪村还被国家文化部、建设部、财政部列入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每年正月十五,吉首、古丈、泸溪三县市边境的上万苗民在河坪村举行“调年鼓舞”表演,苗族同胞用最古老、原生态歌舞欢庆佳节,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12月11日上午,株洲市首届非遗博览会、长株潭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市博物馆开幕,大批市民纷纷来到株洲博物馆(新馆)前坪,各色非遗美食已经摆上桌,街上人流如梭。[详细]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