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湘西女孩让更多人体验采耳“小舒服”
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湘西女孩让更多人体验采耳“小舒服”

采耳,俗称“小舒服”,发源于王侯贵族。古时候,技术高超的掏耳师傅常年服侍那些王公大臣。掏耳朵,成为了王侯贵族人生的一大享受。民间的采耳,则兴起于剃头匠。他们有一套专门的掏耳工具和操作手法。

湘西女孩朱菊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剃头匠。20多年前,在她的家乡龙山县茅坪乡有5天一次的赶集,每次赶集,爷爷的剃头摊子就摆在路边一棵很大的白杨树下。

赶集那天是很忙碌的,剃头必须简单迅速,费用自然也低,只要两毛钱。头发剪完也不洗,用毛巾抹一下,就算完事了。反倒是接下来的掏耳朵让人期待。

爷爷说,人想要耳根清净,才有了挖耳这一行当。

佛教传说中有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在这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挖耳罗汉,他的耳根最为精当。所谓耳根,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佛说六根清净,耳根清净便是其中之一。

掏耳朵时,爷爷会给客人围上另外一条没有沾上碎头发的深蓝色的布。在朱菊长到跟坐着的客人一般高的时候,爷爷就让她来帮忙。

那时候的她,人小小的,手也小小的,她把小拇指伸进客人的耳朵里抠呀抠。客人觉得,小指头在耳朵里钻啊钻地好舒服。

当客人过足瘾以后,朱菊再用耳耙子在耳朵里面“呱嗒”一搅,就很干净了。然后转转洗洗就到位了。

掏完之后,把布抖一抖,又开始掏下一个人。

朱菊就这样跟着爷爷长大,她的整个童年几乎都围绕在爷爷身边。直到15年前那个夜晚,爷爷去了另一个世界。

清理爷爷遗物的时候,朱菊默默地把那个跟随爷爷多年的小木箱收了起来。里面有剃头刀片、剃头推子,还有一整套掏耳朵的工具,包括竹子做成的小镊子、鸡毛鸭毛扎成的小棍棍、头发丝搓成小棍棍,老银制成的耳耙子。

其中有一件老银饰品,上了年岁的老人通常会在湘西传统的节日上或寿宴上把它们佩戴在脖颈上。在繁杂的服饰上,这样精致的挂饰特别显眼。而它的蹊跷之处在于尾部推出来竟然是一个挖耳耙。

朱菊爷爷留下来的采耳工具。

爷爷的挖耳工具,有一部分朱菊也参与了制作。再加上近几年她亲手做的采耳工具,大大小小好几十样,都安放在长沙市太平老街上的这家采耳文化体验馆里。

特别一点的是火鸡毛扎成的小棍棍。朱菊老家的市场上有卖这种白毛火鸡的,她把这些毛毛采购回来,清洗干净再把它们晾干,一股一股地剪下来,扎好。这种适合耳皮较薄的人,因为火鸡毛很柔软。耳皮较厚的人,就用厚一点的普通鸡毛。

鸭子屁股上的毛,一股一股地,裁开还可以看到毛囊。扎在一起,再剪掉多余的。还有另外一种从前没有见过的鸭毛,她觉得很好看,但是没有颜色。采购回来,染上淡淡的黄色,扎在小木棍上。不同的毛做成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用途。

这些年,朱菊在全国各地做采耳培训的时候,空余时间就会去当地的古玩市场逛逛。如今,在店里的展示柜里,陈列的都是她从各地搜罗来的挖耳工具。有青铜、胡夹,还有看似发簪的物件,另一头就是耳耙子。朱菊曾经带着这些东西跟着朋友去拜访过一位古玩玩家,经鉴定,都是时间久远的老东西。一些后期自己制作的挖耳耙,灵感则来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文创产品。

采耳文化体验馆是两年前开张的,就在太平街的一个小巷子里。老老旧旧的房子,墙壁也斑驳了,但是很有韵味。

其实早在朱菊开店以前,她就开始做采耳培训了,至今已有7年时间。

现在,朱菊的培训学校有学员4000人左右。90%都在从事采耳,大多数在足浴养生、美容美发店里工作,手艺好的采耳匠工资比较高,可以达到1万—1.5万元的月薪。也有一部分学员自己创业开店了。

朱菊给学员做采耳培训。

朱菊自己有6家店,分别在深圳、上海、武汉、杭州、长沙。明年将会开20家店。“这是技术活,越来越多的人们接触到这种老手艺的采耳,对它越来越依赖了。我希望解决更多人就业,同时带动一部分人创业。”

“非物质文化传承,是传一种精神,一种敬业爱业的美德。”两年前,朱菊被评为长沙天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看到,很多有祖传手艺的人,由于现实所迫,都不愿意继续下去。“我们因此而失去了很多宝贵财富,非遗需要传承更需要发扬。让非遗文化不仅可以服务于人,还能实现高收入。传承非遗,实现非遗最高价值,这是我需要做的。”朱菊说。

 

朱菊给客人掏耳朵。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