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正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依托农博会的盛大平台,湖南雨花非遗馆以文带商打造了首届匠人峰会暨文化创意消费节,让非遗对话现代,走入寻常百姓家。11月21日,雨花非遗馆迎来了长沙市部分学校的600多名师生前来体验“非遗”文化,传承非遗从青少年做起。
雨花非遗馆内,学生们正在认真学习滩头年画的制作
滩头年画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张滩头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
用造好的宣纸做灯笼,每个人都能带一个独一无二的灯笼回家
在雨花非遗馆内,扎染、蜡染、剪纸、纸艺花、滩头年画、香道、茶艺等14个充满浓郁湖湘特色的非遗体验项目让同学们过足了非遗瘾。“以前我觉得非遗离我的生活很遥远,那是专业的文化人干的事。这次来到雨花非遗馆,我的看法改变了,体验过才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趣,而且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来自长沙市中雅培粹中学的学生们在感受非遗文化后,纷纷表示作为青少年,要多多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之传承下去。
学生们认真学习陶艺制作
学生们感受古筝的琴韵
学生们在非遗馆内学习茶艺
滩头年画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一张滩头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在学习滩头年画技艺的教室,九零后新生代非遗传承人钟星琳正细致耐心地教授同学们作画。同学们很好奇:如此年轻的老师怎么会迷上传统文化并成为了传承人?钟星琳诉大家,中国古老传统文化是所有国人共同的财富,通过拜师学艺接好老一辈非遗艺人的班,是为了把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这位年轻的传承人和她制作的色彩润泽、造型饱满的滩头年画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种子。
活动现场,雨花非遗研学旅行基地还创造性地将“展示、展演、传习”融为一体,把更多现代元素注入传统非遗文化当中,以唤起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人人都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12月11日上午,株洲市首届非遗博览会、长株潭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市博物馆开幕,大批市民纷纷来到株洲博物馆(新馆)前坪,各色非遗美食已经摆上桌,街上人流如梭。[详细]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