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彩设计变成生活用品,让文化创意成为生活方式。近日,记者从首届湖南文创大赛组委会获悉,大赛目前已完成作品征集、初审和产品实物转化,终审将于4月中旬在长沙举行。
本次大赛以“创·造·生活”为主题,设立文博创意产品、非遗创意产品与旅游创意产品三大征集方向,旨在征集一批具有湖南特色、极富市场开发价值的文创产品,激励湖南省文化产业企业开拓新领域、培育新市场、拓展新的增长点。同时,大赛特邀湖南10余所高校教授、专家组成“智库”,为文创产业把舵发展方向。
为深入了解文创产品与产业结合,记者将深入了解优秀湖南文创团队及文创产品,走访其文创元素产地,邀请首届文创大赛“智库”专家为本土文创产业“号脉”,看湖南文创产品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如何与湖南文化产业相结合,走向传承、创新、发展之路。
本次大赛共收到《苗韵》、《蝶》、《郁灯》等非遗类作品1154件。其中,一支以“梭说”为名的侗锦系列文创产品,凭借纯手工纺织的全棉、亚麻围巾,简单实用的侗锦水波纹包包吸引了专家评审团的注意。
一方“闺房”侗锦如何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千年侗锦如何重走“青春”之路,传统民俗如何助力当地百姓脱贫奔小康?
大山瑰宝,传承两千余年侗锦濒临灭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古称“纶织”,是侗族女性通过母女和近亲代代相传的纯手工编织品,主要用于湘、桂、黔三省(区)毗邻地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至今有逾2000年历史。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侗锦的重要产地。
作为侗锦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通道牙屯堡镇枫香村党支部书记粟田梅12岁开始随母研习侗锦,15岁已能独立完成整经、穿扣等系列编织工序和技术,16岁掌握复杂的“八十八纱”纺织技术,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巧织娘”。
粟田梅告诉记者,在侗族,几乎每家每户都摆有一台织布机。侗家的女孩在七八岁时就开始学习织锦,出嫁时父母或兄弟会送给她一套木制土布机作为嫁妆,让她到夫家后给全家人织锦。女孩当了母亲后,她又把织锦技艺传给下一代,就这样代代相传。
传统手工侗锦的工艺极为复杂,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 。“一位工艺熟练的织锦女从早到晚也只能织一寸多点。由于工艺复杂,全靠人工编织,成本高,回报少等原因,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不愿潜心学习织艺,侗锦面临传承困难的问题。”
创新转型,闺房“侗锦”遇上文创设计
2009年,侗族阿妹杨苗随着湖南大学社会创新实践项目“新通道”回到家乡,率领着成员找到粟田梅,开始对侗锦进行资料收集、调研。2014年,“梭说”从“新通道”社会创新实践中成功孵化,同年,“梭说”为粟田梅带来国际设计师的创新设计,在双方联手合作下,侗锦开始产品化加工、生产、销售。
几年时间内,侗锦这传承近2000年的传统手工艺作品由衣裙、被面、门帘、背包、胸巾、枕头、头帕、绑腿、侗带等织物逐渐转化为现代都市的不可缺失的包包、围巾、腰带、相机带等日常用品。“团队设计正在努力创新,后期陆续会有其他款式的围巾、电脑包、手提包、床品套件、抱枕系列、车饰套件等产品推出。”
杨苗告诉记者,最初由于织娘少、工期时间长、产量低等原因,团队成员曾提出用现代化机器来生产侗锦想法,想法一出,便遭到大家的强烈反对。“我们不做现代工业的快消品,我们初衷一直都是专注传统与手工。”
由于民族手工艺原创产品开发成本相当高,因而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杨苗向记者透露,围巾作为侗锦系列销售最好的产品之一,去年零售量只有3000余条,线上店更是仅有几十余条销量。“很少人了解侗锦编织的过程,目前产品受众相对较小。”
“很多人说产品价格贵,每一件织品,却是设计师和织娘们呕心沥血之作。”织娘生产的产品原材料虽不是产自澳大利亚的羊毛线,却是环保透气的亚麻、纯棉的材质,出售的每一件侗锦产品都有对应的由一个织娘独立制成,是织娘们生活的保证和希望。
“市场开发时,要注重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质和文化技艺,不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个性魅力和文化价值。”本次大赛专家“智库”成员、湖南师范大学视觉传达系主任吴尚君教授指出,“非遗”文创要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核心技术的真实性,在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情趣的同时,要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坚持在生产中保护,在提高中保护,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传承。
文创扶贫,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侗寨脱贫
“传统手工业与创意结合,让‘非遗’得到传承与保护,更要通过与政府的合作,采用集体经济发展的形式,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起来。”大赛专家“智库”成员、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说,要把“非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把经济价值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从根本上让贫困地区的生活得到改善。
2015年,枫香村依靠入选怀化市扶贫村的机遇,将侗锦这个在世界上已有名分的产业作为该村2015至2017年村民脱贫致富的发展大计,让广大侗族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目前,在枫香村已有50名固定织娘与“梭说”团队长期合作,有大订单时期,团队将会通过基地发动近200名织娘参与其中,平均每月能获得800至2000元不等的收益。
“自与团队合作后,打通枫香村与外界销售渠道,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织娘们回归传承,目前已有60%的织娘返乡重拾织架。”粟田梅感叹说,织娘返乡在照顾老人、孩子后,农闲时间里通过手工劳作获得收益来贴补家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活,也缓解了社会状况。
2016年11月,枫香村侗锦生产基地在“梭说”团队与枫香村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虽然这栋三层的木楼只能容下100来架织机,但粟田梅依旧对此充满期待。
“侗锦织造,主要在传承。”粟田梅说,目前织娘的年龄主要在40-60岁之间,年轻一代的织娘人数相对较少。为此,新建成的基地正长期招收想要学习侗锦织法的年轻一代,由粟田梅亲自进行培训。 寒暑假时,不论是高中生、大学生这些外地读书归来的侗族阿妹都选择回到家乡,潜心学习侗锦织法。
“侗锦织造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丢了。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它,把它发扬光大。”粟田梅告诉记者,只要有人学习,她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
走出国门,一方侗锦重走“青春”之路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千余年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但它不符合今天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当下年轻人的需要。”大赛专家“智库”成员、中南大学建筑设计艺术学院朱力认为,要扩大“非遗”产品的消费群体,“非遗”产品不能只是陈设把玩,而要更多地成为日用品、实用品,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喜欢“非遗”。
2014年,粟田梅与侗族织娘一起在纪念“通道转兵”80周年之际,历时5个多月纯手工编织了一条侗锦长82.17米、宽0.47米、以“中国梦·侗锦情”为主题的侗锦作品,获得世界最长侗锦纪录认证,并在通道转兵纪念馆永久性展出。
近年来,粟田梅与团队先后参加了“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联展、米兰世博会湖南周、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等大型展览,侗锦这一纺织品逐渐被海内外消费者所熟知、喜爱。
她向记者透露,为提升织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枫香村政府与“梭说”团队今年将在基地举办织娘织衣大赛,4月将随团队一起带着侗锦文创产品去参加2017年法国国际博览会。
“未来,为更好的传播侗锦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发展侗锦旅游经济,让侗族古老的侗锦发挥经济活力,成为了侗族百姓脱贫奔小康的重要手段。”粟田梅说。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