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皮影戏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有“电影始祖”之称的皮影戏,是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它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或纸板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湘东区东桥镇丁永发的皮影艺术团就曾凭借一出皮影戏《杨宗保破阵》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
近年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萍乡市湘东皮影戏在传承中创新,当地皮影戏剧团每年走村串巷下乡演出近200场,并让皮影戏走进学校,在小学生中普及这门传统艺术,深受百姓喜爱。
莲花界市城隍庙会
界市城隍庙始建于北宋仁宗年间,因仁宗皇帝赵祯送谭驸马回乡而建。
十月初一,一年一度的界市城隍庙会敲响了锣鼓,周边江西、湖南百姓云集。烧太平香一直是城隍庙会的传统习俗。用枫树做香材在庙宇前架起香塔,层层堆砌,高至丈余,待法事第三天午时,才正式点火。烧太平香,最讲究名次。
唱戏是城隍庙会的另一传统习俗。城隍庙戏楼是赣湘界市唱戏最多、演唱时间最长之地。每逢此时,商贩、京剧班、马戏团等云集,往往是这个戏班刚唱完,那个戏班又接上,好戏连台,唱个不休,台上台下十分热闹,素有“万寿宫”之称。
李畋崇拜习俗
上栗县是烟花爆竹的发源地,爆竹祖师李畋的故里,全国烟花爆竹四大主产区之一。自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起,上栗已有1300多年的花炮生产历史。
祭祀仪式沿用唐代风格,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鼓乐齐鸣、雅乐合奏,形式古朴庄严、气氛隆重肃穆。活动还包括:烟花燃放表演;鞭炮燃放;花车、狮灯队、龙灯队、威风锣鼓队、牛带茶灯队、傩舞队、鼓号队、舞蹈队沿街巡游等。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12月11日上午,株洲市首届非遗博览会、长株潭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市博物馆开幕,大批市民纷纷来到株洲博物馆(新馆)前坪,各色非遗美食已经摆上桌,街上人流如梭。[详细]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