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龙渣乡传承千年的瑶拳已被列为株洲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说起“瑶拳”,很多人不会感到陌生。
瑶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山居山耕民族之一。据汉文史书记载,瑶族的祖先曾居于遥远的北方,以游牧为主。在历史的长河里,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等多种原因,这支剽悍的民族劲旅,于隋唐时期向南方迁徙,后定居于青县会稽山莽莽丛林中,发展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族体。瑶族勤劳、勇敢、纯朴善良,能歌善舞,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稻作山耕文化系统,同时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武术文化。瑶族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充满着瑶族人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武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瑶族武术称为“瑶拳”。 瑶族原始武术的萌芽,反映了人类求生的本能活动及其方式与武术相关的因素构成。瑶族山寨多为森林环抱,四野林海茫茫。在密林深处和灌木丛中,栖息着多种禽兽。据瑶族迁徙民间文献《过山榜》记载,瑶族的先民们,为录求生存,在采集、狩猎、觅食、抵抗毒蛇猛兽以及同社会恶势力的斗争中,除拳打脚踢外,还利用树枝、棍棒、石块、竹箭等作为武器,来防身自卫和猎取食物。这些初始自卫手段虽属粗糙而低级,但确是瑶族武术文化的萌芽,使之成为瑶族从无意识本能的原始武术活动逐渐变成有意识的武术活动。 一时间,学习瑶拳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一股学习瑶拳的热潮正在这里兴起,历经沧桑的瑶拳再一次成为当地许多瑶民的最爱。
瑶拳,属广西少数民族武术。相传为隋唐之前瑶民所崇奉的“盘王”所创。一直在瑶族民众中流传,明清两代统治者称之为蛮瑶拳。《新唐书》称蛮酋的蔡结、何廋,以及清代南丹大瑶寨头人黎水保皆精熟此拳。清道光二十七年,雷在洁在广西组织“棒棒会”。使瑶拳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因瑶族地区多山且险,族人又依山而居,还有集体演练的特点,所以该拳种主张结合形象发声吐气,以达以气催力,动作须密切配合。要求拳打四顾、下盘稳固。拳法中以横抛为主。特点:套路短小紧凑,动作刚劲有力,手法多变,步法低矮。少腿法,旋转快,主要套路有:盘王拳、打旗功、上方拳、双桩拳、单桩拳等。该拳主要流传在广西贺县、全秀等九县的瑶族地区及湖南资兴、江华、常宁等地的瑶族中。
瑶族迁徙民间文献《过山榜》记载,瑶族的先民们,为寻求生存,在采集、狩猎、觅食、抵抗毒蛇猛兽以及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中,除拳打脚踢外,还利用树枝、棍棒、石块、竹剑等作武器来防身自卫和猎取食物。这些初始自卫手段,虽粗糙而低级,但却孕育出瑶拳武术文化的萌芽。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瑶族先民不仅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稻作山耕文化,也造就了闻名于世的武术文化——瑶拳。
康熙元年(1662年),郴州瑶官赵成隆带领一批会使瑶拳,且武功过人的部下平定炎陵县(原酃县)兵乱后,被清廷封为酃县瑶总。
据当地瑶民介绍,瑶拳属瑶族特有的一种拳术。有盘系拳和赵系拳。分为片章、拳峰、打步马、扣拳等套路,由于瑶族居住在汉人居多的环境中,为了保护自己民族的切身利益,一般情况下瑶拳只“口传心授”、“传男不传女”,外姓人氏更是知之甚少。虽然练拳、学拳的人不少,可真要把拳术学好的人不多。勇猛、剽悍是瑶拳的主要特点,在拳击的套路上,踢、打、摔、拿,跌扑滚翻,闪展腾挪,配以发力时深沉短促有力的声音,充分展示出一种节奏美、技击美、力量美。瑶拳讲究精、气、神,动作统一协调,招式明快,保持矮桩的姿态。
据了解,炎陵瑶拳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龙渣瑶族学校已多次派人深入民间,拜访精通瑶拳的老拳师,供学校普及。龙渣瑶族学校是株洲市唯一的少数民族学校。学校先后派人10余次深入乡村,探访精通瑶拳的民间人士,掌握传统瑶拳的套路。经过学校精心的研究编排,一套集中了踢、打、摔、拿、击等技艺的瑶拳以适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形式出现在课间操上。不少人认为,此举对于挽救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目前,该县正通过开展“盘王节”、民俗风情表演等活动,扶持老拳师和传承人,促进瑶拳的发展。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