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传承
补锅、打铁水、漆画……这些曾经辉煌的民间技艺,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与记忆。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如何发扬国粹,让株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并得到更好的传承?看看株洲四个“非遗”传承人是怎么做的。
讲述
株洲非遗故事
她带着她与父亲的釉下五彩瓷踏出国门
传承人:陈利
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陈利,1968年出生于醴陵陶瓷世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陈扬龙的长女,今年49岁的她是釉下五彩瓷的下一代传人。
陈利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热爱陶瓷,18岁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追随父亲陈扬龙学艺,至今从艺31年。期间,她得到扬龙先生的真传,在色料、泥釉配制、绘制技法等多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其作品清新淡雅、温润如玉,做到了“玉的感觉,雅的感受”。
“每次一到工作室,就会想起父亲,如果不是因为这么劳心劳力,父亲也许不会这么快离世。”语气中,陈利有一丝惋惜。在父亲去世后的一年里,陈利连艺术室的门都不想进。“全心全力帮助下一代,做好传承,我认为这是最伟大的事业。这样的一生才没有白来,才过得有意义、有价值。” 父亲生前的嘱托让她重新“活”了过来。她说把釉下五彩瓷发扬光大,是对父亲艺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是纪念,更是对父亲的一个交代。
2014年,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陈利首次以自己名义参评的作品《碧玲珑》,获得银奖。2016年5月,在美国罗利艺术节上,陈利以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非遗传承者身份参加,她带着自己与父亲的“薄施淡染”釉下五彩瓷亮相,第一次独立踏出国门,她想让世界看到父亲的作品,更想让世界看到中华的文化瑰宝。
“说实在话,有时候我碰到创作瓶颈时,多想父亲在身边可以指点。现在父亲不在了,这门技艺就得靠我自己独立传承下去。”陈利说,下一步她打算把传习所办起来,为醴陵釉下彩培养更多的人才。现在她是20多个学生的老师,她笑着说道:“下一次传承接力,就得靠他们了。”
花鼓大筒在绝境中浴火重生
传承人:袁清山
项目:青山大筒制作手艺
在芦淞区五里墩乡一座茂林修竹的小山下,坐落着一家名为清山的乐器厂,这是一家主要生产花鼓戏大筒的民俗乐器手工作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54岁的袁清山是这里的老板,也是五里墩大筒制作手艺的第四代传承人,18岁开始,他便坚守着祖上传下的大筒制作技艺。
大筒是流行在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族拉弦乐器,形似二胡,因琴筒较大较粗而得名,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花鼓大筒。
1980年,18岁的袁清山高中毕业,他留在了五里墩,开始从事花鼓戏大筒制作。这时的袁清山发现,他所面对的世界和祖辈完全不一样,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冲击下,花鼓戏越来越难吸引年轻观众。于是,他跑到长沙请来师傅王尚雅进行指导。
经过半年多的技术改进,大筒不仅音色优雅、圆润、地方风味浓烈,而且外观美观大方。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畅销整个湖南。
2000年以后,袁清山开始频繁到长沙、广州等地参加展销会,向外地客户推销他制作的花鼓戏大筒,美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华裔都十分看重他的手艺。更让袁清山自豪的是,有着魅力湘女之称的大筒演奏家蔡霞,拿着袁清山制作的大筒,以独奏的形式,多次到全国各大城市乃至台湾,进行各种形式的演出。
尽管袁清山的大筒制作已经走在其他乐器厂的前面,但袁清山依然没有放弃对大筒的革新。如今,他每年还会做一些实验,通过各种材质的木头,调试大筒的音色。
袁清山说,如何让大筒变得更好,使大筒能像二胡、小提琴一样,成为独挑大梁的主流乐器,通过对大筒不断地调试和改进,让它演奏出更美妙的音乐,这是他的梦想。
40余载收录1500余首客家山歌
传承人:尹秉华
项目:炎陵客家山歌
上千年来,炎陵县客家人以山歌的形式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抒发情思、鼓舞斗志、娱乐身心,为中国民间音乐和客家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增添鲜活元素,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今天广为流传的客家山歌。2006年,炎陵客家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山歌是我的根,我得拿时间去滋养它,传承它。”今年79岁的尹秉华,是第三代客家山歌继承人。他花费了近40余年,跑遍炎陵县所有乡镇,走访近千位老红军、老民间歌手,共收集客家山歌1500余首,改编创作歌曲100余首。
1999年,尹秉华从炎陵县文联副主席岗位上退休后,除了继续收集歌谣外,他还把这些音乐宝藏整理出书。经过7年努力,一本481页,辑录了1500多首客家山歌的《炎陵飞歌》正式出版。
尹秉华还办了一个班级,目前有400多名学生,由炎陵县文工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民间乐队的人员组成。尹秉华说,这些学生是他重点培养的对象,他们是客家山歌的未来。
为了迎合“走进舞台,走向大众”的要求,尹秉华对客家山歌进行了改造,将歌词和曲调进行扩展,将原本只有15秒的客家山歌,改编成5分钟的歌曲。他还注重紧跟时代步伐,将和谐、发展等时代主题写进山歌,还自创了《山乡唱起小康歌》。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将改编自创的40余首客家山歌以节目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尹秉华说,他希望让后辈们知道,有那么一群客家人,仍在哼着当年的歌。
每逢婚丧嫁娶,看皮影成为必备节目
传承人:宁曾伟雄
项目:槚山皮影戏
2006年6月,槚山皮影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宁曾伟雄,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因皮影艺术,槚山被文化部任命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宁曾伟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槚山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师从祖父宁曾庚和,14岁开始学习皮影戏,至今已有30多年了。
宁曾伟雄介绍,槚山皮影戏表演一般有三人,其中一人主操影子和主唱,其他二人负责伴奏文武场和配唱。在他看来,皮影戏虽然人数要求少,但想要演好却很难,五根手指挑、夹、捻、拨、旋,力道和灵活度都要拿捏准,皮影才会表现自然。 “一个好的皮影戏表演者,至少需要训练3年。” 宁曾伟雄说,特别是槚山皮影,它是用兽皮或垫圈纸雕刻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人物的脸谱、形体,皮影人的各关节灵活自如,学起来也更难。
宁曾伟雄作为传承人,经过多年的演出,已经锻炼出一手绝活,他一双手同时最多可以操作15个皮影人,每个皮影人由2根杆子操作,30根杆子在他手里操作自如。不仅如此,宁曾伟雄对槚山皮影戏500多个剧本烂熟于心,观众可任意点看。
为了坚守舞台,开拓演出市场,第五代传人宁曾伟雄领导的槚山乡皮影演出队不仅配备了摩托车,还添置了麦克风和音响等设备,观众能更加清楚地听到戏中人物的对话。现在,看皮影戏的人多了,不仅有老人,还有小孩和年轻人,皮影也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每逢婚丧嫁娶,请宁曾伟雄唱皮影,已经成为当地的习俗。目前,槚山皮影队也恢复到了8个,全县专职和兼职的皮影艺人已经有70多人。
宁曾伟雄说,作为皮影艺人,他最高兴的事情是能在舞台上表演得过瘾,特别是看到白幕后面观众快乐的笑脸,很知足.
株洲非遗保护现状:
很多非遗项目通过进校园、进市场,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目前株洲所确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2项国家级、13项省级、58项市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 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4人。但这些非遗项目中,多数已近乎“标本”,其中“蓝印花布印染”“烧架香”“补锅手工技艺”“曾剑鎏金贴金”等市级保护项目,都有失传的危险。
为保护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努力,构建了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四级(市、县、乡、村)联动的网络格局,每年财政都拨出一笔经费专门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有10多所学校被确立为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基地,并积极推动非遗产品进市场,推出“非遗”商城。
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缺乏专业的保护人才和骨干工作人员,尤其是县市区、乡镇两级,很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为兼职人员,“保护意识不够,队伍不专业,制度不完善,资金缺口大,传承后继无人,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重重困境。”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该负责人认为,只有建立和完善民间艺术保护规划,才能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系统全面的保护。他说,非遗的保护并不是静态的守护,而要在动态发展中获得传承。除了举办民间艺术活动,激发众人学习、传承民间艺术,同时要让“非遗”项目进市场、进网络,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可喜的是,株洲目前有很多非遗项目,积极寻求改变,有的走市场化路线,例如芦淞区花鼓大筒、攸县槚山皮影戏等,因为寻找到了市场,才得到很好的保护;有的通过“非遗”进校园,如炎陵客家山歌、芦淞区白井剪纸,这些非遗项目渐渐在当地得到推广,成为当地人生活的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