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3日,省教育学会幼儿艺术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为期两天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主题会议。11月3日上午,厅幼儿园梅溪湖分园作为观摩研讨现场之一,迎接了省学前教育专家及幼教同行的观摩和研讨。厅非遗处副处长窦雪松、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谭青松、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研究员、教育部国培专家周丛笑、皮影专家彭泽科教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杨思琪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讲述活动《肥猫哥儿》中,她巧妙利用皮影戏作为幼儿情境讲述的媒介,活动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并生动讲述,于精妙无形之中呈现出我园在皮影艺术教育实践中的探索,以及皮影艺术之于孩子生命的意义。
马礼老师以《狐狸爸爸鸭儿子》为例,向与会嘉宾真实而又生动的展示了我园皮影剧目主题工作坊的教研活动。在研讨的过程中,以其丰富的内容,可知可感的形式,充分展示了我园儿童本位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利用的新思路。专家们纷纷感叹这是一场从孩子出发的真教研,老师们亦表示在不知不觉中收获颇丰。
小朋友们表演皮影剧《狐狸爸爸鸭儿子》。孩子们的表演将整个教研活动推向高潮,他们专注的神情,默契的合作、灵巧的动作以及恰到好处的配乐,赢得了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周丛笑认为,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的教育特色来源于长期坚持、来源于不断创新。这种“文化和教育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将刷新以往对幼儿传统教育的认知。
谭青松说道,皮影艺术走进幼教机构,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今天观看幼儿园皮影工作坊的展示,给皮影艺术的创作带来了启发与新的思考。谭主任还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幼儿园深入开展传统文化传承。
窦雪松对湖南省教育协会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教育,需要大家一起探索。希望幼儿园今后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高尚品德的引导。
本次现场观摩活动,为该园提供了一个向全省展示非遗文化教育成果的良好机会。该园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鲜明的民俗特色课程,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也给现场的专家及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12月11日上午,株洲市首届非遗博览会、长株潭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市博物馆开幕,大批市民纷纷来到株洲博物馆(新馆)前坪,各色非遗美食已经摆上桌,街上人流如梭。[详细]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