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舞不离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念和打呵成一气。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民间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旧时代的桂阳农村,文化不发达,特别是边远的小山村,无其他文娱活动,唯有花灯戏的鼓琴拍板之声,给妇孺老幼送来欢乐,因此深受民众喜爱。
桂阳花灯戏是湖南的一种民间小戏剧种。是由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和“调子”发展而成,又叫灯夹戏、花戏等,桂阳人俗称为灯眼戏、小调、花调、彩调。据《桂阳郡志俗乐之八》载:“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年)……先民大开农耕,田间起舞,谓之秧歌”。清著名戏曲家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记述他看过花灯的感受,并盛赞花灯“声容凉楚,曲尽其妙”。
桂阳花灯戏的演出形式及声腔、表演等特点
桂阳花灯其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对子调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这些地花鼓、花灯等民歌舞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搬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和“花灯戏”。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传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受邻近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都各具特色,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尽相同。
桂阳音乐声腔有正调(川调结构)和小调(民歌及丝弦小调)。吸收了祁剧剧目由二小戏发展为大型戏。演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歌舞演唱,春节期间伴随龙灯、舞狮演出;另一种是在舞台上表演有人物情节的生活故事,叫“灯戏”。花灯戏人物少,情节简单,调式多样,旋律多变,生动、形象、自然,唱词直白通俗,生活气息浓郁,载歌载舞,轻松、活泼、风趣,擅长花扇舞。
花灯戏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达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芬芳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舂陵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花灯民歌色彩浓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桂阳花灯革新最早,所以被称为“新灯”,其剧目及演出形式受昆剧的影响较大。
桂阳花灯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昆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除此以外,桂阳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种种变化是其具体表现。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
桂阳花灯戏有200多个曲牌名
桂阳花灯戏音乐大约有200多个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曲牌名。老艺人一般见到曲牌名便知道歌词内容,就会哼唱。目前收集整理的作品,尚有牌子小调153首,对调57首,田歌7首,山歌74首,有许多曲调是以数字作为曲牌名的,如:《十月观花》、《十月怀胎》、《十杯酒》等;有些是以某种行为来命名曲牌的,如:《观灯》、《犁田歌》、《闹元宵》等,每个曲牌在内容和曲调上都各有特点。在传统的演唱中,不同内容不同曲牌不能混合使用,但一首曲牌音乐可以反复多次演唱,歌词可以根据时间、情绪、演出长短随意改变,即兴演唱。一场花灯戏演出过程,一般是从小调进入,中间有路调衔接,再进入正调,形成演出高潮。
桂阳花灯戏是用宫、商、角、徽、羽五声音阶调式,五种调式都有,其中以羽调式居多,徽调式、商调式次之,角调式少,宫调式更少。桂阳花灯戏伴奏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有锣、钋、鼓,也有吹奏乐器:唢呐、竹笛等。乐队由3~5人组成,根据音乐曲牌、演员道白、戏曲情节在幕后积极配合前台表演。伴奏锣鼓,在花灯中起比较大的作用,锣鼓分文场和武场,分“开台锣鼓”、“演唱锣鼓”、“念白锣鼓”、“身段锣鼓”。它由地方锣鼓、民间锣鼓及吸收祁剧中的锣鼓等融合而成。在200多首曲牌中,尚未发现选用清角与变宫的音乐调式。曲调非常简洁、明快,在湘南花灯音乐中,常以调式转换的手法来丰富调式色彩,同宫系统的调式可以互换,不同宫的系统的调式也可以转换。
衬词是桂阳花灯戏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句唱词中都有衬词加入。衬词加入多少也各不相同,如“情郎妹咿子子梭哎”,“梭那妹子隆冬梭”、“哎呀奴的个”、 “哎呀么郎当嗦”等等。几乎每首花灯戏乐曲中都有衬词,衬词在曲牌中占据大量份量。由于唱词和衬词配合得贴切,旋律性很强,使之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如果把曲调中的衬词衬句去掉,那就干瘪无味了。衬词在桂阳花灯戏中,有着极丰富的色彩,具有调剂音乐效果,增强曲牌格式,烘托演出氛围等作用,有利于深化主题、增强趣味性、塑造艺术形象。
花灯戏的演唱形式比较简单,一般是一男一女对唱,或者一人唱另一人合。也有三人唱,边唱边舞,风趣活泼。演唱时很注重咬字吐字,唱词讲究桂阳方言辙韵,按辙口归韵,依字行腔。艺人将生活中语言加工提炼成一种舞台用语,吸取了地方戏曲“湘昆”的声调行腔方法,并用地方官话。这种语言地方韵味十足,群众易于接受,故能长久扎根于桂阳民间,久演不衰。
桂阳花灯戏的兴盛与传承
在历史上,桂阳花灯戏曾经十分红火,在桂阳一带妇孺皆知,几乎人人会哼几句“一卖一枝花,二卖梳篦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戏在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桂阳花灯戏最繁荣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桂阳曾有一段时间禁演花灯,光绪元年,涂某任湖南布政史,又颁文谴责花灯戏为“奢靡淫荡”之习,令“所有花灯淫戏永远革禁”,署桂阳直隶州知州潘某在城北路中勒碑示众。但桂阳花灯源于民间,演唱民间俗事,深受群众喜爱,故屡禁不绝。建国后桂阳县建有专业剧团,著名的花灯艺人有李显云、陈新朋、成一洲、侯守宝、杨金发、周开栋等,据1956统计全县220个业余剧团中,花灯戏团有180多个。整理、编创剧目有《毛金子打铁》、《下洛阳》、《三毛箭打鸟》等等颇具特色。
由于桂阳南北语音有别和艺人演唱的不同,流行在不同地区的花灯又接受了不同的曲种、剧种或民歌小调的影响,故桂阳花灯又分有南北两支派。花灯戏演出的许多剧目,都具有朴素单纯、健康明朗的民间艺术特色,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花灯戏的传统剧目不多,除去“灯夹戏”时期搬过来的昆剧剧目,共约二百出左右。花灯戏的曲调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各种民歌小调,这些小调有些是本地的产物,如《十送》等,有些是全国流行的,如《劝哥莫赌钱》、《十杯酒》等;其次是明清小曲,如《孟姜女》、《大开门》等;再次为从其他曲种、剧种吸收来的,如剧目《下洛阳》唱的高腔、《一枝花》剧中吸收了吹腔,昆剧唱腔等等。花灯舞蹈是桂阳花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花灯舞蹈有只舞不唱的如《狮舞》、《猴子弹棉花》等,有集体性的歌舞,如《连厢》、《拉花》等。花灯戏的行当,原来只有男女二人,以后才分为生、旦、丑三个行当,当花灯戏演出中型、大型的角色众多的剧目以后,又增加了其他行当。
2006年5月20日,花灯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此东风,桂阳花灯戏这朵艺术奇葩正在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保护,我们期待她能够延续下去。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