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在茶陵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茶陵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英勇投身革命,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他们创作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民间音乐——苏区歌谣。这些歌谣曾在茶陵盛行一度,还广泛流传到安仁、攸县、炎陵以及周边省市部分地区。
茶陵苏区歌谣主要采用山歌、民谣等形式讴歌战斗生活,赞美苏维埃建设,在茶陵流传半个多世纪。它是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生动地描绘了一九二七年秋收起义到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开始长征这一时期的历史。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适应革命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鼓励的结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革命教育作用。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题材之广泛,堪称中国现代音乐文学史上的奇迹。
茶陵苏区人民创作出来的“苏区歌谣”,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战斗性,再现了艰苦的、受压迫的、无保障的战斗生活。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六大块:
一、控诉黑暗社会,鼓动农民暴动。封建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是残酷无情的,反映到歌谣中也充满着血泪和辛酸。如《地主恶霸总要钱》中唱道“地主恶霸总要钱,不管工农绝火烟,大家努力斗地主,切莫同情他可怜。”这种苦难的控诉和对旧世界的鞭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历史证明,哪里的社会最黑暗,哪里的反抗就最强烈,革命也就最彻底,有力地表达了工农民众对剥削阶级的愤懑和反抗的决心。
二、开展政治宣传,分化瓦解敌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苏区军民把分化瓦解敌军当作另一条主要战线,成为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红色歌谣也就成了锐利的武器。如《告“白军”士兵们》:“你因为冇饭呷,才把兵来当,哪晓得到里头,完全不发饷;打起仗来了,炮火是你挡;死的是士兵,发财是官长;黑暗压迫,时刻痛心肠。”在优待俘虏政策的感召下,许多白军士兵子弹朝天放,一旦投诚后就像回到了家,阶级觉悟迅速提高,很快成立红军的战斗骨干。
三、拥护红色政权,赞美工农红军。在第三次反围剿之后,党中央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茶陵人民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欢呼红色政权的诞生,高唱《保卫苏维埃》:“红旗猎猎满山岗,和尚山上摆战场,鸟枪火铳松树炮,打垮茶陵挨户轩,保卫工农苏维埃,红色政权万年长。”《拥护苏维埃》:“看我工农们,武装上前线,勇敢上前作战,拥护苏维埃,万众大,坚决一致奋斗,不顾身。”《打白狗》中唱道:“捞鱼捉鸡担担酒,两脚如飞快步走,你问我到哪里去,送到湾里和井头,慰劳工农革命军,酒醉饭饱打白狗。”还有《庆祝红军胜利歌》、《十劝我郎当红军》等众多歌谣都充分表达了茶陵人民拥护苏维埃政权,永远跟党走的坚强决心。
四、欢呼土地革命,喜庆翻身解放。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获得了土地的农民就获得了生命。在土改期,全茶陵人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运动,在苏区歌谣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打土豪》:“山歌越唱越开怀,红旗插到湾里来,打到土豪分田地,分米分谷分浮财,跟着救星共产党,建立工农苏维埃。”《闹革命》:“严塘湾里好风光,柴近水边产米粮,地主老财心肠黑,剥削农民饿肚肠;租多税多利息重,交了租粮吃米糠;共产党号召闹革命,工农武装举刀枪;推翻吃人黑社会,革命红旗万代扬。”
五、发展经济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红色政权成立后,茶陵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如《犁田歌》:“春夏劝郎雨涟涟,屡次劝郎要耕田,田要耕呀土要作,荒废良田莫怪我。秋冬劝郎快过年,屡次劝郎要储钱,郎储钱呀妹欢心,免得情妹生挂牵。”《建桥山歌》:“这场喜事乐开怀,建桥山歌唱起来,唱起人人哈哈笑,唱得个个心花开。”《采茶歌》:“茶子摘来园丁当,树上摘来箩中装,难为老妹做早饭,吃了做饭去岭岗。”这些歌谣都再现了茶陵人民的劳动激情。
六、讴歌婚姻自主,实行男女平等。历史的婚配情歌大多只能表达对封建意识的愤懑,流露对婚姻自主的向往。然而,获得翻身解放的苏区青年,其美好现实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如《编篓》:“情歌跟哥学编篓,哥把妹手传技巧,妹有几多知心话,当着哥面难开口,编到深夜不想走。”《闺女吵嫁》:“一不要媒人与我做主张,二不要爹娘打嫁妆,我自个找个好才郎!”表现了实行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气象。
茶陵苏区歌谣旋律动人,节奏明快,演唱难度不大,朗朗上口,适合大众演唱,男女老少都可随意哼唱。它的表现形式多样,风格明快,曲调激昂,都有比、兴、赋的运用,句式灵活,吸取了传统民歌的表现手法,又有一定的创造和发展。除了主要在茶陵民间老百姓中普遍流传外,还在全国各省、市苏区都代代流传,长盛不衰,具有区域分布的广泛性。
茶陵苏区歌谣,深刻地反映了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热情地歌颂了斗争中的红军英雄和茶陵人民,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貌和反动本质,表达了茶陵人民渴望民主、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好理想。这些朴实的作品,是茶陵苏区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保护这项宝贵的民间遗产,2007年株洲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让它更好地传承发展。
茶陵苏区歌谣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时政歌、劳动歌、情歌、生活歌等多种类型的歌谣。每首歌谣主题鲜明,针对性很强,一针见血的道出人们的所想、所为、所求,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了当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当地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是百姓寄托希望、融洽感情的一种独有方式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成为当地人体现民族凝聚力和教育培养后代的重要手段,对全县各族人民团结融合、弘扬革命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七十多个春秋过去了,茶陵苏区歌谣这笔文化遗产,对于弘扬革命文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写道,“不识字的作家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它却刚健、清新。”茶陵苏区歌谣表达了茶陵人民的朴素情感,自然地流露出当时军民齐动的革命氛围,是老区人民思想的瑰宝,必将随着时空流逝而愈显光彩。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