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五彩瓷是醴陵独创的一个陶瓷品牌,堪称“世界一绝”。《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于2008年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釉下五彩瓷从原料制作到产品烧成要经过近100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制瓷填料、釉料和颜料均选用本地优质原料,经手工练制而成。其图画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将画面溶于釉下,画面平滑光亮,具有饱满的水份感。尤其是覆盖在纹饰上的釉,经高温烧成后,变成一种玻璃质落层,更显得莹润、光洁,体现出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所用颜料,以用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其熔剂中不含铅镉等有毒物质,并能耐酸碱。为适应手工彩绘或贴花,成型之坯件须经800℃素烧,以提高生坯的强度。坯件彩绘完毕后,须经喷釉覆盖其画面,再经过1350-1410℃高温烧成,从而使五颜六色的画面从釉层中显现出来。
醴陵釉下五彩瓷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在国际国内屡屡获奖。1909年,在“武汉劝业奖进会”上获得一等金质奖;1910年,出赛南洋会获得一等金奖;1912年,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得最优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醴陵釉下五彩瓷曾多次获得金质奖和银质奖。“天下名瓷出醴陵”,从1958年起,醴陵釉下五彩瓷就被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专用瓷和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钓鱼台、联合国大厦等重要场所的专用瓷。赠送日本天皇裕仁的瓷器文具,赠英国女王的釉下彩瓷挂盘、赠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挂盘、赠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咖啡具都是在醴陵设计、通过釉下五彩瓷手工技艺制作烧成。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民间手工技艺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醴陵也因此享有“瓷城”的美誉。醴陵釉下五彩瓷被中南海紫光阁、国家博物馆、国际奥林匹克总部永久收藏。2001套精品“毛瓷”全国各大博物馆争相珍藏。
醴陵釉下五彩瓷最初产自醴陵县城北姜湾一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城北姜湾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并组建“湖南瓷业公司”,次年公司生产出细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创制出五种高火性釉下彩料,在传统青花瓷基础上,生产出釉下五彩瓷。清末民初,一批私营细瓷制造公司相继兴起,城北姜湾、中和一带成为细瓷集中产区。到民国19年,因战乱,醴陵釉下五彩瓷停止生产。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新成立的醴陵瓷器公司陶瓷研究所(后改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率先恢复中断24年的釉上五彩瓷生产。1957年,陶研究在城北石子岭组建艺术陶瓷厂(后改为群力瓷厂),专门生产釉下五彩瓷。其后城郊老龙井、石子岭、中和、阳三石等地先后建立国光、星火、永胜等陶瓷厂家,均生产釉下五彩瓷器,且规模不断扩大。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釉下五彩瓷开始从县城向周边乡镇扩展,王仙、大林、东堡、八步桥等乡镇均生产釉下彩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釉下五彩瓷厂家不断出现,主要分布于城市四周。醴陵群力瓷厂高档釉下五彩艺术瓷生产也从原厂剥离出来,组建成“红官窑”瓷业有限公司。
醴陵产瓷历史悠久。东汉时期,县城近郊已有较大规模的制陶作坊,生产出纹样清晰的日用陶瓷。清雍正七年(1723年),开始生产粗瓷。据《醴陵县志》记载:“清初,广东兴宁人廖仲威,于邑之沩山发现瓷泥,雍正七年,向沩山寺曾知慧赁山开矿,创设瓷厂,并约同乡技工陶、曾、马、廖、樊等二十余人,共同组织,招工传习,遂为醴陵瓷业之嚆矢。”并以沩山为中心,渐次推广至东乡、北乡广大地区。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醴陵瓷器生产达到鼎盛。有瓷厂480余家,烧瓷龙窑200余座,年产品达8年余万件。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官员熊希龄考察醴陵瓷业,提出“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四项办法,改良发展醴陵瓷业,为清政府采纳,次年在城北姜湾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并组建“湖南瓷业公司”,开办瓷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产细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和三十四年(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创制出五种高火性釉下颜料,并在传统青花装饰的基础上,生产出釉下五彩瓷器,成为醴陵特色。1909年-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获“武汉劝业奖进会”一等金质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都朗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自此,醴瓷风靡于世,各埠商贩来醴贩运者络绎不绝。一批私营细瓷制造公司相继兴起,城北姜湾、中和一带成为细瓷集中产区。后受多次战争影响,百余家瓷厂停产,湖南瓷业制造公司也于民国19年倒闭,釉下彩瓷生产中断。
醴陵和平解放后,奄奄一息的瓷业,有如枯木逢春。1954年春,县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和手工业联社,从农村请出原湖南瓷业学堂毕业、擅长釉下彩瓷工艺的古稀老艺人吴寿祺,传授技艺,培训学徒,率先在醴陵瓷器公司陶瓷研究所(后改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恢复了中断24年的釉下彩瓷器生产。
1957年,醴陵陶瓷研究所生产出被世人誉为“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馨”的釉下五彩薄胎瓷。当年,醴陵陶瓷研究所在城北石子岭创办醴陵艺术陶瓷厂(后改为群力瓷厂),专门生产高档釉下五彩瓷器。
从1958年起,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被选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瓷、国宴瓷和国家礼品瓷。其作品屡屡获奖。醴陵釉下五彩瓷也有了“国瓷”的美誉,醴陵也由此被称为“瓷城”,釉下五彩瓷发源地。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传承基地13家,授徒上万人。作为醴陵的传统支柱型产业,醴陵地区生产釉下五彩瓷的陶瓷企业有上百家,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在醴陵地区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工艺流程如下表:
在11月5日盛大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次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项目,以期面向全球弘扬民族文化。湖南展馆展出的是近60件来自湖南醴陵的釉...[详细]
2018“‘湖湘风华·锦绣潇湘’——湖南文化旅游周走进美国”活动在美国华盛顿成功举行,作为文化交流团重要一员,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利受到美国民众的高度关...[详细]
日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泉州举行,会议授予49名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基地”牌匾。我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永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釉下五...[详细]
近日,由法国国家艺术行业联合会主办、法国文化部支持的第24届法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举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遗产修复、保护与传承领域的专...[详细]
厉害了!花费近一年,失败近百次,3块超薄釉下五彩瓷板画在醴陵问世!
近日,在醴陵市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3块高1.5米、宽3米、厚度仅8毫米的超薄釉下五彩瓷板画烧制成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