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非遗故事四】每逢婚丧嫁娶,看皮影成为必备
【非遗故事四】每逢婚丧嫁娶,看皮影成为必备

补锅、打铁水、漆画……这些曾经辉煌的民间技艺,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与记忆。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如何发扬国粹,让株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并得到更好的传承?


每逢婚丧嫁娶,看皮影成为必备

传承人——宁曾伟雄



2006年6月,槚山皮影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宁曾伟雄,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因皮影艺术,槚山被文化部任命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宁曾伟雄,槚山皮影第五代传承人,师从祖父宁曾庚和,14岁开始学习皮影,至今已有30多年了。


宁曾伟雄介绍,槚山皮影戏表演一般有3人,1人主操影子和主唱,其他2人负责伴奏文武场和配唱。在他看来,皮影戏虽然人数要求少,但想要演好却很难,五根手指挑、夹、捻、拨、旋,力道和灵活度都要拿捏准,皮影才会表现自然。 “一个好的皮影戏表演者,至少需要训练3年。” 宁曾伟雄说,特别是槚山皮影,它是用兽皮或垫圈纸雕刻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人物的脸谱、形体,皮影人的各关节灵活自如,学起来更难。

 

9358d109b3de9c827aa1303f6c81800a18d843be.jpg


宁曾伟雄练就了一手绝活,一双手同时最多可以操作15个皮影人,每个皮影人由2根杆子操作,30根杆子在他手里操作自如。不仅如此,宁曾伟雄对槚山皮影戏500多个剧本烂熟于心,观众可任意点看。


为了坚守舞台,开拓演出市场,宁曾伟雄的槚山乡皮影演出队不仅配备了摩托车,还添置了麦克风和音响等设备,观众能更加清楚地听到戏中人物的对话。现在,看皮影戏的人多了,皮影也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每逢婚丧嫁娶,请宁曾伟雄表演皮影戏,已经成为当地的习俗。目前,槚山皮影队也恢复到了8个,全县专职和兼职的皮影艺人已经有70多人。


宁曾伟雄说,作为皮影艺人,他最高兴的事情是能在舞台上表演得过瘾,特别是看到白幕后面观众快乐的笑脸,很知足。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