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入选2016年度湖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个文化园已经成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民族特色最浓郁的文化园地,她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博大的文化精神,让极具魅力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于世、受之于众。
展示湘西非遗的“大观园”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集聚地。千百年来,光辉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经过沉淀,形成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6项、省级6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人、省级70人,位列全省第一。
2011年5月,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在乾州古城落户。这个总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的园区成了湘西非遗保护、传承、演化、宣传的重要园地。特别是园区里的湘西坊能工巧匠园,更是湘西能工巧匠集中展演、展示、展销的集散地,是继承、保护、弘扬湘西文化及传统工艺美术研发生产的重要基地。湘西坊能工巧匠园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内部设有非遗精品、民间工艺品展示区,非遗传承人工艺展演、旅游商品销售区,是民间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进行工艺传承、授徒培训基地和“湘西坊”旅游产品的研发中心。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建立了湘西非遗文化演艺区和湘西非遗产品展示一条街——乾城街。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让文化遗产有了良好的保护、传承平台以及拓展空间,如今园区已成为保护和展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观园”。
构建湘西文创产业高地
湘西苗画绘制大师梁德颂是较早入驻园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苗画作品通过园区这一平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收藏。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他们逐渐从只会制作父辈传下来的单一作品,转换成制作多样多款能实用于人们生活的工艺品,他的小作坊也慢慢演化成小规模的企业。
像梁德颂这样的案例在园区有不少。在园区氛围的影响下、在市场的启示下、在产业链的带动下,这些非遗传承人及民间工艺大师逐渐对自己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在传承的同时,也把这些宝贵文化遗产转化成特色产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目前,园区衍生了一批以非遗为主体的优质品牌:以苗绣为题材的山谷居民系列产品,以银饰锻造技艺为根本的吉文化银饰品,与本土苗医药相结合的梯玛神贴,引进国外植物迷迭香在本地种植研制的迷迭香系列生活用品等等。这些知名品牌的创建源于非遗,是非遗走进生活、融入生活的表现。在形成产业链的同时,园区前后举办土家织锦、水冲石雕刻、砂石画制作、棕编、竹编等工艺培训课200多次,参加培训人员达1万多人次,培训带动了5000多人再就业。
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园区与乾州古城文化旅游深度结合。为打响旅游市场品牌,园区特色文化产品商贸区(乾城街)、湘西坊能工巧匠园及湘西非遗文化演艺区,以各种形式全面展示湘西非遗文化。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在原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基础上,构建“城、园、坊、院”旅游发展格局,凸显神秘湘西的文化之窗。园区的管理方乾州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建荣介绍:“我们计划以湘西非遗文化为主线和纽带,以乾州古城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商品产业、民族经典文化产业、地方饮食产业和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建设集创业孵化、创业培训、项目交流、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基地,带动地方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就业,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