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非遗进校园”别成一阵风
“非遗进校园”别成一阵风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因此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非遗进校园”无疑是重要一环。(中国文明网)

 

青少年是社会生活中接受能力强、思维又比较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爱探索、善思考、有激情,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非遗进校园”这种形式,显然是为孩子更多地了解历史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有利于青少年亲身感受古老文化遗产拥有的无穷魅力,这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要想让“非遗进校园”取得实效,关键还是要在“怎么做”上多想点子。

 

如今,对很多学校来说,“非遗进校园”的确不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因为不少学校早已将非遗引入了校园,有些学校甚至还专门开设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课。可以说, 通过“非遗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不少孩子对非遗的认识程度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有些学校,还没能建立“非遗进校园”的长效机制,随意性比较大,“非遗进校园”只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146477083120899530 (1).jpg

网络配图

 

客观地看,个别“非遗进校园”只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有时甚至成为一阵风,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有些学校觉得,非遗进不进校园对自己的办学水平影响不大,偶尔搞点活动应付一下,是为了面子上好看,能跟得上形势。二是因为不少非遗是一门独特的技艺,因为没有专门的师资进行讲解培训、解惑答疑,学生们很难取到真经,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兴趣。所以,正是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让不少“非遗进校园”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很风光,而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一角度来讲,“非遗进校园”不应该是一次两次可有可无的简单活动,而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这样才能有利于青少年对非遗深入了解并培养起对非遗深厚的感情。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非遗进校园”活动给予更多的支持,一方面要帮助学校树立对“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学校提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在师资力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播,而不能让“非遗进校园”仅仅成为一阵风。(王姗姗)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