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皮影长沙弹词、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创办人、长沙弹词“活化石”彭延坤的关门弟子张明星正在表演长沙弹词。
一束光影,几个小人偶,锣鼓声起,悠长的二胡拉起,一个精彩的故事上演。日前,浏阳市枨冲镇才常村曲尺湾里,浏阳皮影联手长沙弹词,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正式开班。
手舞足蹈全靠一双灵活的手将戏曲中人物的感情表演得淋漓尽致。
三人一台戏,难学更难精。一人专做文场面,唢呐、京胡、二胡演奏的各类曲牌信手拈来;一人专管武场面,班鼓、堂鼓、大锣、小锣、韵锣样样通,一双手能同时打击四样以上乐器;而另一人操纵“菩萨”,让十来个角色同时出场,手舞足蹈全靠一双灵活的手将戏曲中人物的感情表演得淋漓尽致。这正是长沙弹词和皮影戏的表演现场。
弹词和皮影戏,作为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下,弹词和皮影戏的受众逐渐流失,皮影行业也日渐凋零。“我发现,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让更多人来学习继承。”为了更好地传播皮影艺术,传习所创办人、长沙弹词“活化石”彭延坤的关门弟子张明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传承弹词艺术和皮影戏。
有着悠久历史的皮影戏剧本,它们的存在,本身也是一段故事。
张明星学艺至今勤学苦练50年来,唱念做打,文武场面,张明星熟悉乡村皮影的每一个细节。凭着对长沙弹词的热爱和弹唱手艺,2016年被长沙弹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彭延坤收为徒弟。张明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传承弹词艺术和皮影戏。“如果再不把这些美好的传统艺术教授给更多的人,将来这些东西只能去博物馆、图书馆看了。”沿袭了彭延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今年53岁的张明星坦言,开办传习所是他多年来的心愿,如今得以实现,他感到很高兴。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12月11日上午,株洲市首届非遗博览会、长株潭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市博物馆开幕,大批市民纷纷来到株洲博物馆(新馆)前坪,各色非遗美食已经摆上桌,街上人流如梭。[详细]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