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大同桥火龙灯(市级)
大同桥火龙灯(市级)

  

大同桥火龙灯.jpg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龙文化。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出现了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也有在玉器、铜器、陶器上雕刻斑澜多彩的龙纹装饰的器皿。到汉代,《春秋繁露》书中的记载明确了各种舞龙求雨的祭祀活动。此后,各朝历代的诗文中都有记录,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舞龙的文化习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舞龙仍是民间逢年过节喜庆场合的舞蹈形式之一。如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重庆铜梁龙舞、广东湛江的人龙舞、浙江浦江的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和奉化布龙,还有四川省泸县的彩龙等等。都是舞龙文化的表现。在古老的攸县在境 内保存传承了布龙、(满龙、单匹布龙)、草龙、火龙和板凳龙(攸县民间叫“灿灯”)的文化习俗。在这里,笔者以攸县大同桥火龙灯为记录。


  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时期,先人们根据“龙见武阳赤水”和民间流传的关于主宰光明和黑暗的“烛龙”与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以及“龙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龙”图腾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


  火龙灯舞的不朽魅力,很快就在全国游行。攸县大同桥火龙灯,在清代末期(1840年)由谭氏兄弟从江西学习而来。大同桥火龙灯,民间称“夜龙灯”。


  火龙灯每年的出灯时间为春节的正月初三日晚上出灯到十五日晚上收灯。传统的表演程序为“请龙”、“出龙”和“送龙”。舞龙的构图和动作特征为“圆曲”、“翻滚”、“纹缠”、“穿插”、“窜跃”。表演造型有“日头出山”、“老虎跳墙”、“曹操点兵”、“哪咤闹海”、“观音座莲”、“倒登天梯”、“摘仙桃”、“蹬木脚”、“日头过坳”、“鲶鱼咬尾”、“鲫鱼上滩”、“仙女纺花”、“老鹰摔侧”等七十多种造型。其表演形式有锣鼓、唢呐音乐伴奏,气势而热烈。

火龙灯表演队员着装黄色衣服,红稠布扎头腰,舞珠队员着红色衣裤,龙身是单数,九节或十一节,其中最长是十七节。


  制作工艺:


  火龙灯是指“龙珠”、“龙头”、“龙身”、 “龙尾”四部分组成。火龙灯制作工艺是属于彩扎工艺。彩扎分为四大工序,即:扎、扑、写、绘。


  扎:用细竹篾扎成圆形状,分节成珠、头、身、尾四个部,龙珠长38㎝,直径28㎝;龙头长80㎝,直径48㎝;通高88㎝;龙身长68㎝,直径28㎝,龙尾长68㎝,直径48㎝,通宽48㎝,龙柱长138㎝,直径28㎝(图);


  扑:用白纸,民间称“水皮纸”,透明性强,粘浆完成造型,过浆非常讲究。(图)


  写:灯笼上贴上“五谷丰登、六蓄兴旺、风调雨顺”字样。或其他吉祥语。如“龙行福地”、“和谐社会”、“幸福人家”等等;


  绘:主要是彩绘龙头、龙尾,龙头面目狰狞,口自然开合。


  颜色:赤、青、黄、绿。


  燃料制作:主要指灯笼里的灯火,灯芯制作。主要材料是茶油,加放河生,松香、樟脑、盐,比例:10:1。


  制法:先用茶油和河生、松香、樟脑、盐用铁锅炒,烧至冒烟,充分搅拌均匀,将水皮纸搓成条状放置锅内炒,炒至燃料纸条黑色即成。一根纸条能燃烧2个晚上。


  攸县大同桥火龙灯,最早在清代末期的1840年,因着大同桥镇罗家谭村谭西、谭谦兄弟在江西省莲花县拜罗春雨大师学习舞火龙灯。尔后,回到家乡兄弟俩带徒传授技艺。起初,他们只限谭氏家族传授,据谭氏家七修谱记载:


  第一代(1840年):谭酉、谭谦


  第二代(1863年):谭山、谭西


  第三代(1884年—1887年):谭雨珍、谭建坤


  第四代(1908年—1911年):谭文林、谭春生、苏年生


  第五代(1935年—1938年):谭运生、谭春生、苏松岳


  第六代(1960年—1963年):谭军、谭玉、苏敏冲


  第七代(1982年):谭磊


  谭氏家族把火龙灯传承发展技艺为已任,全力传播。从第四、五代(1908—1938年)起,以谭文林为首组成了火龙灯协会,协会会员达到980余人,全县发展到40多个火龙灯队,攸县几乎村村有灯队,每年春节至元霄节期间,锣鼓喧天,灯火灿烂,万人空巷。火龙灯传承表演了一百一十多个春夏秋冬。传承到第七代嗣孙,在代表性传承人谭运生和谭磊的师徒带领下技艺更为精湛,传播活动更为广泛,不仅是春节、元霄节,而且在端午节、中秋节,红白喜事场合都有表演,深得老百姓欢迎。


  火龙灯它在这块土地深深扎根,开花结果,形成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文明风俗的标志。二OO六年全县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被命名为《大同桥火龙灯》,搜集、整理资料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