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茶陵县潞水镇走街串巷的传统手工艺中“补锅”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补锅业的盛行成了潞水的一大地方特色。潞水将补锅称为“镥锅”,将补锅匠称为“镥锅的”。潞水补锅起于何已无从稽考,补锅匠人以红罗仙师和乌鸦大师为宗师,补锅技术一般是家传或私相传授而不外传。因此,这种技术从古至今,往往多限于潞水境内,而潞水境内又以下坊村、田土村、首团村、元王村的从业者为多。
补锅匠大多农忙种田,农闲出门。一般是父子、祖孙共同操持,长年在外经营。他们往往空手出门,满载而归,极大地改观了家中财源拮据的局面。另外补锅匠们又自立行规,设置很多行内禁忌,比如说:不起炉(即不作成一笔生意)不吃饭;同行相遇,互不干扰生意,合伙行业时,不管出力多少,一律平分好处。这些行规禁忌中,但是有一条,因为直接关乎他们的生存问题而成了大家自觉遵守的铁的纪律:手艺不传外地人。所以,补锅业只在潞水得以发展并长盛不衰。
补锅匠出门,一般是一长一幼两个人挑担,年长的为外出创业之行的主攻手,挑着一边为方底圆筐浅腹高提手的竹筐,内盛一些工具(风篇除外),一边为密封方整的竹制“皮箩”,内藏衣物细软,外放风箱一具的担子。后面的年幼者也是一副担子,他挑的是两只圆底口鼓腹的竹器,名曰“粪笼”,里面装着小炉子、钳子(2-3把)、布筒子、铁锤、莴子、尖锤、布底子、垫板、泥调羹、铜罐……这是主攻手的助手,俗称“扯炉的师傅,镥锅的徒弟。”少他一个,我们的主攻手就不能成行了。
补锅匠行无定所,居无定处,食无定规,一旦出门就漂泊在外,无暇顾及自己的衣着形象。他们头顶破草帽,身穿深色衣裤,一条好多小洞眼、起腻甲的围裙超过膝盖,给人的印象就是邋遢;手皮又粗又黑,掌中老皮老茧,积淀了太多的艰辛和沧桑。他们串村入户,挨门叫唤,为了尽可能多的获益,往往不惜与家庭主妇们讨价还价。因为常年忙于奔走,难有空闲,往往满面灰尘,衣衫破旧,这样的职业形象,使得补锅匠们经常被人瞧不起。
民国时期,这些社会地位低下的补锅匠们建立了自己的行业工会。早在名国27年(既1938年)。贺天申(下坊村山田人)经省政府备案在长沙后,在长沙成立“湖南省镥锅业工会”,向同业者发放铜质牌照108快,并拥有取缔无牌照者业的权利,大有垄断全省补锅业之势。随着抗战的深入,补锅匠也有途中被抓作壮丁的风险。基于安全考虑,民国30年(1941年),首团人刘顺连又在首团刘家祠成立拥有168各会员的“茶陵镥锅业同业工会”,他们另制铜牌,力争与政府合作,这一部分补锅匠的安全从此得到了保障。
补锅匠肩挑担子,走南闯北,遍游江湖,口中吆喝着“镥——锅,镥——锅”。走到哪就吆喝到哪,遇到有人要补锅,才停下来就地作业。一听见镥锅的吆喝声,人们也就拿出自家要补的锅碗杯盆来到补锅匠的歇脚处,补锅匠把要补的锅碗杯盆往光亮处一看,就知道漏洞在什么地方,有多大,心里有数,再报上价钱。有时,锅的主人会讨价还价,但补锅师傅往往会讲,就是点手工钱,没会有几多赚的。锅的主人听到这话,也就默认了补锅师傅报的价。
补锅师傅放下挑担,拉开折叠凳,从箱子里拿出工具开始摆摊。首先补锅匠往小铁炉里放柴生火,手拉风箱待炉火旺就放煤球,煤球燃烘了,就在小铁炉中间放个耐火材料做的莴子,莴子里头有废铁小块,再加点盐,使铁块熔点降低。补锅匠点根烟,慢悠悠地拉风箱,直到莴子里的铁块成了红红的铁水后,再用火钳将莴子夹出,在炉子周围抛些铁花,以示妖鬼让道,向神灵表示此乃红罗仙师的弟子在此开炉,请各位神灵保佑。然后补锅匠把半截烟用手指掐灭放进围裙的口袋,把要补的锅盆等用布筒子擦干净,用脚膝盖夹紧要补的锅碗杯,左手托一块手掌大小、叠了好几层放了灰的布,从外面将口子垫好,布上所用泥、灰是为了所补的口子更牢固,有曰:铝无泥浆不息火,铁无泥浆不相洽。补锅师傅再用右手拿一个好小的勺子从莴子里舀一滴豆大的铁水,迅速倒在灰垫上,然后往要补的地方从底下往上按,左手在上面拿一个用布卷成条快速压在从洞里冒出的铁水,内撑外抵,一缕白烟从布条下冒出,有时还会溅出火星,布和铁水相碰时,发出滋滋响的声音。补锅师傅松手时,要补的地方就有一个一分钱硬币大小的铁“补丁”。长裂口,补锅师傅会看情况连续补几个,补好了洞并未算完,还得用粗砂轮将锅内凸起的补疤略加打磨,然后用细砂纸平整一遍,使之不妨碍锅铲的搅动,最后再抹上些黄泥浆,方才大功告成。
每当补锅匠补好一个锅盆以后,总要用刷子圪垛蘸上水,就地蹭土为泥,往补过的疤痕上抹点泥。原来,这个习惯的作法也有它的来历。传说祖师爷开始给人补漏锅时,也不这么做。后来,他收留了几个徒弟一块儿干活,人多手杂,结果,把试后还漏的和试后不漏的给放混了,交活儿以后,有人拿锅回去一试,没补住,就又找来了。一问才知道是放混了,于是,祖师爷就规定:“从今往后,补好者抹泥为记。”这么一来,随手抹泥就成了这一行当里的规矩。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是:有一回,他们师徒几个正在村口干活,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个孩子在哭,跑去一看,原来也是两个补锅的,一问那孩子才知道,他跑了好几村子,都说刚刚有补锅人来过,接不到生意,就意味着没饭吃。祖师爷一听说这个情况,就让他们过来一块儿干,还说:“这抹过泥的算我们干的,其余的活儿伙干,工钱按两股分。”那个补锅的师傅立刻感动的直掉眼泪,他说:“不!干活总要讲个先来后到,我们就是饿肚子也不能抢你们的生意。”祖师爷说道:“这话就见外了,人不亲的行亲哩,以后干咱们这一行的,谁揽到活儿都不能独吞,后来的和先来的,碰到一起,见一面就得分一半。”从那以后,有饭同吃、有活同干的规矩就在这一行内形成。
有些私心严重的人害怕半路上来个分钱的,所以,干完一个活件,立刻先去抹泥,不然的话,后来的人抓住抹上泥,就要平分。因而及时抹泥就沿袭成俗。
补锅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属集体性质,学徒三年,工资极其微薄。出师后,处境才稍微有所改善。按锅的品种来决定工程的不同,例如有专门补铁锅的,补陶瓷器皿的,补铝锅水壶的,技术、火候各不相同。当然,大师傅是可以“通吃”的,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但随着生意的萧条,这些作坊入不敷出,在经济的浪潮下逐渐分解为个体户的行当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收入都增加了不少。补锅工艺简单,但游镥者十分辛苦,据讲他们有三饱:饿饱、晒饱、淋饱。虽然如此,他们往往能操持各地方言,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无意中充当了传播知识,引进新技的媒介。潞水新式烧炼石灰技术,茶陵县的紫云英(俗称红花)的引进就是他门的功劳之一。
2007年,株洲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现如今这一行当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无人愿意从事此行业,此行业渐行渐远,现已濒临灭绝。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