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号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都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遗产日”活动。咱们株洲也不例外,15号晚上,2017年株洲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在神农大剧院开幕,咱们一起去感受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晚上7点半,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株洲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在《客家龙火》《星子灯》《打铁水》等非遗保护项目中拉开序幕。
除了这些省市级的非遗项目之外,还有不少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参展。这位正在樟木上下功夫的大师叫做邹子彦,是一位“木雕非遗传承人”。
邹子彦是株洲县人,木雕这门技艺,是从他外公手上传下来的。邹子彦15岁跟父亲学习,2年快速出师。他说,木雕最重要的,一是备齐工具,不同尺寸、规格的刀具要一应俱全;二是精心选材,有裂缝、节疤的木头都不能要,三是要讲究造型,这一点,不仅需要美术功底,还要有对生活的感悟。
邹子彦传承了祖辈的手法,并进行了创新。他的作品,除了传说、民谣、谚语之外,也有现代题材,他想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参展的还有竹编、浏阳夏布、侗锦等国家级非遗项目。
另外,这些参展的非遗项目将持续到今天,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到神农大剧院大厅去瞧一瞧。
据了解,咱们株洲目前有炎陵的《炎帝陵祭奠》、醴陵的《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陵的《客家龙火》、攸县《山皮影戏》等11个项目被列入湖南省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54人。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12月11日上午,株洲市首届非遗博览会、长株潭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市博物馆开幕,大批市民纷纷来到株洲博物馆(新馆)前坪,各色非遗美食已经摆上桌,街上人流如梭。[详细]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