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炎 陵 “三 人 龙”(省级)
炎 陵 “三 人 龙”(省级)

  炎陵三人龙.jpg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姿多彩。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神灵地位”。


  中华民族的祖先,以丰富的想象力,把龙视为“龙麟凤龟”四灵之首,“龙龟象鹤”四寿之头,更是吉祥庆瑞被膜拜的神兽之冠。炎帝时代,先民们认为“耕桑得利,究年受福”,是龙带来的福祉,于是,炎帝教民扎龙,再授以“五音”,欢庆丰收,不亦乐乎。在以后的丰收季节,先民们都会在白天舞布龙,夜间舞火龙,即:用稻草扎成长束,草束上插满香火,载歌载舞,以表达对司掌风雨雷电的龙的敬畏之情。火龙在夜空中舞动,上下翻滚穿行,蔚为壮观。


  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的龙,是中华民族几千来崇拜的图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文化的诞生和演变是炎帝农耕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尤其是全国唯一、世界独特的“炎陵三人龙”更是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炎陵三人龙”是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之一。炎陵县地处湖南湘东南边陲,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境内山多林密,沟壑纵横,河流溪水密布,自然环境优美,因此,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几千年来,位于罗霄山脉五百里井冈腹地的炎陵,由农耕文化所产生的“炎陵三人龙”,是炎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炎帝和他所带领的原始氏族先民的生产生活给农耕文化赋予了龙文化的具体内容。从远古的炎帝时期,炎帝组织黎民百姓夜间三五成群在田埂举着艾草火把驱虫禳灾,发展到后来的佳节吉庆时日民间娱乐的一种形式,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炎陵三人龙”。


  炎陵三人龙主要流传在炎陵县。炎陵县自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和生产、生活,古属荆地,汉代属长沙郡茶陵县,史称“长沙茶乡之尾”。宋嘉定四年(1211)置县,其地理位置居湘东南边陲,,井冈西麓,罗霄山脉中段。县境四面环山,是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和庄园”的山区县。东西宽51公里,南北长59公里,环周二百余公里,俗称五百里山水。


  炎陵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人——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在炎帝时代之前,先民们不知耕种,不知米谷是重要的食物,只知采摘各种草木果实以果腹。是炎帝独具慧眼,首倡种谷,带领子民们告别了漫长的蛮荒生活,跨越了通向文明时代的门槛。相传,农历六月,稻花飘香,丰收在即,也是虫灾为患的时节,为了驱虫禳灾,炎帝教人用稻草、艾叶扎成火把,夜间行走田边地头,飞虫逐火即失。炎帝部落种植谷物,连年丰收。这种早期的火把长队不断游动,形如一条婉转的火龙再现。


  炎陵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高亢磅礴,峰壑交错起伏,为便于携带和表演,炎陵的布龙、火星龙都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节组成,三人表演,这样,腾跳挪闪,运用自如。


  在民间的各种民俗活动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舞龙是最热闹的助兴节目。从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随着民间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炎陵三人龙的表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派生出了香火龙(用线香插满龙身)、竹节龙(用青竹做龙身)、蓼叶龙(用蓼叶和青藤扎成龙身)、草药龙(用各种鲜草药扎制龙身,有纪念炎帝尝百草,为民疗疾,救难于苍生之意)等等。在舞动过程中,配以当地民间最古老的鼓乐, 极大地丰富了“炎陵三人龙”的艺术效果。


  中南工业大学教授黄益苏先生曾对“炎陵三人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炎陵三人龙是炎陵独有,全国唯一,世界少有的民间艺术品类”。 炎陵三人龙在从诞生到演变的漫长过程中,由三人布龙和三人火星龙所衍生的香火龙、竹节龙、草药龙、蓼叶龙等已遍布全县,并辐射到周边县的邻乡近村。


  “炎陵三人龙”是集舞蹈、音乐、竞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由于“炎陵三人龙”肇始于本土民间文化、积淀在民间,成为了既体现节庆习俗文化,又展现乡村市井民间文化的集中代表。


  中国舞龙表演形式十分丰富,炎陵舞龙,更多的是对农耕文化的慰籍。“火星四射,气势如虹”是火星龙的突出特征。三人火星龙早先是用草、藤扎成龙形,外裹黄布,按一定间距栓上金属网兜,内装炭球,夜间点燃随风起舞,翻腾之处,火星四射。民间舞火星龙常在虫灾发生时,因为炭球中含有檀香粉和艾叶草。虫逐龙身的阵阵香味和点点火光飞去,人们开始呐喊助威,意在“诱杀成虫,吓破虫卵”。


  三人布龙则用于白天,相同的是,都是在吉时佳节盛典活动和百姓家寿丧嫁娶中增添气氛。与三人布龙不同的是,三人火星龙和三人香火龙在夜幕中,伴着锣鼓鞭炮齐鸣声,更显恢宏气势。现在火星龙的制作工艺愈来愈精致,各种彩绘也愈来愈美观。火星龙也由此从初起的实用性转为较高的艺术观赏性。


  “龙乐相和,闻鼓起舞”是舞龙的又一特征。舞龙是集体技艺,讲究动作协调,相互配合,与锣鼓音乐相融,龙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挥动无静、羁而不驯的阳刚之美油然而起。


  “炎陵三人龙”源于炎帝农耕文化,与炎陵人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生产活动,人们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日趋多元化,以及“炎陵三人龙”的外延和拓展,脉传谱系十分复杂。既有家族性的“一脉相传”型,又有非家族社会性的松散型,即舞龙的制作、表演的程式、套路的规范等呈网状交织传承。


  “龙”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是我们祖先崇拜的图腾象征,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由此,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出于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需要,人们塑造出了一种神灵之物——龙,目的是祭龙求雨,希望得到龙神的庇佑,企图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家家人财两旺。由于“龙”和人们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龙”与我们民族的思想性格,民间风俗,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发展紧密相连,影响深远。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 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炎陵三人龙”就是本地现存农耕文化当中的典型代表和重要体现。


  从炎陵三人龙的早期形态和发展过程来看,它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致,各种彩绘既美观又富有寓意,如布龙以黄色为主,黄色,民间视为高贵;火星龙用红布连接,红色表示红红火火。⑵表演套路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即便是在三个重叠的八仙桌上穿腾翻跃,依然灵活敏捷。⑶即时即景,舞者通过不同的套路来表现人们对事物的喜怒哀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⑷使用的乐器和节奏,既原始又古老。早期是用南瓜藤和鲜禾杆做准乐器,节奏模仿自然高山滴水声,沿用至今的《高山滴水》是炎陵最古老的音律“活化石”。⑸从实用性转为艺术性,经过了从自娱到娱人的过程。


  三人龙从实用性到艺术性,历经数千年演绎,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的追忆。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龙文化所包含的血缘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成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创造和谐社会,维护国家民族统一,反对分裂的牢固精神纽带。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